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美俄刚谈崩,杨洁篪到了莫斯科!这信号耐人寻味

作者:
2021-05-26 10:38:41

纵观三十年来的美俄关系,每一届美国新总统上任,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重启”,其中既有双边关系的背景,也有大国关系与更多地缘政治的考量。问题在于,每次这样的“重启”总是好景不长,最后总落得不欢而散,甚至“拳脚相加”。这次,拜登邀请普京在欧洲会晤,表现得相当主动。希望,这次美俄间的‘重启’有一个好的结局。当然,也远远不能低估其中的困难程度。

从历史上看,自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以来,俄美关系共经历了三个从“蜜月”到“疏离”至“僵冷”再“正常化”的互动周期。每一次危机过后,俄美关系都在短期回升后又下降到更低点。

本次俄美外长会与其说展现了俄美关系缓和的迹象,不如说同时也暴露了双方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作用。俄美有意愿缓和,但这种想法不会自动转换为可操作的具体议程。所以,俄美关系从最低谷开始反弹的可能性确实在加大,但其有限性似乎也极为明显。

中美俄如何互动

美俄关系若“触底反弹”,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中美俄未来关系走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此次美俄外长会晤后,类似讨论绕不开俄美可能缓和的深层次战略忧虑,俄罗斯是否是可靠伙伴、在多大程度上会坚守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面、会否弃华就美等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后冷战时期的中俄美三边关系明显更为复杂。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相对更为融洽,俄美和中美关系都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互动。三方彼此间可以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在利益分歧明显的领域出现摩擦、对抗乃至冲突。正因为如此,简单化地认为可以联合一方对付另一方的思路可能与这些大国关系的实际并不相符。

美国或许有联俄制中的动机,但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其实,已故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前国务卿基辛格、甚至包括米尔斯海默这样的国际关系理论大家都持类似观点。但迄今为止,这些战略设想都没有获得俄的认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