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的产业实在太复杂,除了总部集团,还有集团各平台、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连集团内部的人都难以说清楚子公司到底是1000家,还是2000家。
不过,在明天系整个资产中,肖建华应该更看重旗下的银行资产,尤其是总资产在5600亿以上的包商银行。
一个标志就是明天系旗下那么多上市公司,哪怕就是自己亲手打造的“明天科技”开高层会,肖建华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得出席一次。
可包商银行开个中层干部会,肖建华多忙也会抽空参加并主持会议。
原因很简单,银行资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属于优良资产,掌控了银行,就能在相关的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进退自如。
虽然肖建华依旧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明天系的运作,可身为大佬总这么躲着也不是个事,他心里着急可也没办法。
2012年,由于明天系被指责涉足中国平安高达94亿美元的H股股权交易,还参与交易额高达42.3亿美元的AIG旗下飞机租赁公司国际金融租赁的并购业务,沸沸扬扬的舆论让肖建华终于坐不住了。
2013年5月,42岁的肖建华突然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远程采访,在采访中他首先否认了明天系与上述两宗大笔交易有任何关联,斥责为谣言。
接着他又为自己辩护,表示人们太高估他的能力,明天系其实只是赶上了中国资本市场初创时期的红利,分散投资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审批异常艰难,迫不得已而为之。
最后,他不仅否认自己是因为涉及“太平洋证券案”远避让海外,还大诉苦水,表示创业艰难:“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投资能力,我更多看大势。”
可惜,肖建华的这番表述其实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部门和市场并不买账,属于他的所谓“大势”已去。
2015年,明天系接连在资本市场受挫,先是增资310亿控股华夏人寿的计划泡汤,接着参瑞福锂业、齐星铁塔增资及股权项目认购突然临时宣布退出,旗下的华资实业和ST明科等A股公司经营已陷入困境。
这之后的明天系犹如“过街老鼠”,只要资本市场中有“猫腻”就被人揪出来质询一番。
2017年,由于赵薇试图以50倍杠杆收购29.13%万家文化股权一事被曝光,上交所连发17问,万家文化也急忙发公告撇清关系。
可因为事先曾为赵薇提供15亿借款的西藏银必信是明天系旗下金融公司,又被揪出来一顿臭骂。
与此同时,网上有人翻出2007年《财经》杂志曝光的“山东第一大企业鲁能集团悄然改制,由两家民营企业受让91.6%股权”的新闻。
文章说,总资产738.05亿元的山东第一大企业鲁能集团居然被来自北京的两家能源公司以区区30多亿收购,表示国有资产就这样轻易流失,实在令人痛心。
有知情者爆料称,两个不知名的空壳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正是明天系的肖建华,只不过他就是个“白手套”而已,实际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