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手里捏着3万亿的“明天系” 走不出的望北楼

作者:
2021-05-21 11:11:25

毕竟是北大出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肖建华身边从不缺站得高望得远的“高人”。

有“高人”指点,当下市场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改制和上市,那才是一座座真正的“金山”。

一语惊醒梦中人。

肖建华自己深谙国际金融史,他不止一次和人谈论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人J.P.摩根,这位让他敬佩的金融家几乎凭一己之力拯救了1907年的美国。

J.P.摩根通过一系列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垄断结合,旗下的摩根财团逐渐占据了华尔街最顶层的位置,他也被誉为美国的“资本教父”。

对比J.P.摩根时代,肖建华意识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弱”的局面,非常类似20世纪初期的美国,也同样急需资本的力量来整合松散的产业体系。

肖建华就是在此时凭借积累下的人脉和精明的投资理念,逐渐被一些人物欣赏,纳入了自己的圈子。

1996年,25岁的肖建华一边继续做着“高科技产品”贸易,一边注册了北京海峡恒业、北京惠德天地科贸、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公司。

一年后,肖建华找到北大资源集团合资成立了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明天资源),他自己占股80%,北大资源集团占股20%,算是正式跨入了资本市场。

这一切的背后是肖建华正在谋划的资本局,目标锁定了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股份制”改革。

他想借此机会做中国资本市场的“J.P.摩根”,可从哪下手呢?

最后还是已成为自己老婆的周虹文指引了方向,她的老家,内蒙包头。

3

选择包头,一方面是周虹文家族在当地有些关系,另一面这里天高皇帝远。

憨厚的当地人对企业改制后的“上市”“股份制”等名词还似懂非懂,眼见“青年俊才”肯帮忙运营上市,打心眼里感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股市刚刚兴起,法人股的出路尚不明朗,资本市场究竟是福是祸,许多人逡巡许久不敢迈入。

别说普通人,连大企业自己心里也没底,上市?怎么玩,和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