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阿拉伯之春”爆发十周年。
回顾这十年,突尼斯“地中海丝路组织主席”巴斯利感慨万分:
“除了叙利亚政权没有发生更迭外,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变了,突尼斯等国产生了好几任领导人,每一任都有自己的主张,令人目不暇接。”
在他看来,贫困的国家更加贫困,而像突尼斯这样原本富裕的国家倒退了。
席卷了整个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起源于突尼斯一起水果小贩自焚事件。
事件发生后,群情激奋。愤怒的人们走上街头,示威抗议。
随后,在西方势力推波助澜下,革命爆发了。由于突尼斯盛产茉莉花,这场革命被称作“茉莉花革命”。
革命狂潮迅速波及到其他国家。
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仅仅埃及一国,革命导致死亡100多万人,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利比亚、叙利亚、也门更是四分五裂,沦为西方各国势力角力的斗兽场。
很多穷人仅仅为了填饱肚子,为各派势力当炮灰。
逃难者,偷渡者,不计其数。
突尼斯情况算好的,没有发生内战,但经济倒退了几十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到2018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60%。
2020年,突尼斯《晨报》记者塔希尔抱怨说,他现在的收入还没有十年前高。但他应该感到庆幸,至少还有一份稳定工作。
曾与自焚小贩在同一条街卖水果的布阿利,今天依旧推着他的小推车卖水果,车上装满了香蕉和苹果。他说,卖水果的钱,养不活他的两个孩子,但他没有选择。
“阿拉伯之春”,没有给当地带来春天,它带来了寒风呼啸的严冬,一眼望不见头儿。
因为,它背后的推动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压根儿没想过带来春天。
他们只是想借助“革命”,摧毁当地政治和社会秩序,然后堂而皇之进场,收割当地的资源、资产、市场。
趁你病,要你命。
所谓的“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包括此前乌克兰“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玫瑰花革命”,名字虽然不同,但本质一样,都是——“颜色革命”。
谈到“颜色革命”,不得不提及大名鼎鼎的吉恩·夏普,美国“颜色革命”之父。对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索他的生平,这里不再赘述。
吉恩·夏普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美国政府,研究出一套“颜色革命”理论。
这个理论,大大减少了美军士兵伤亡人数。
因为,他把战场搬到了目标国家本土,把目标国家内部某些人、某些组织,培养成美国的“士兵”和“军队”。
它的威力,比原子弹威力要大的多。
我尝试概括一下,“颜色革命”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1. 派出情报机构人员,以留学生、游客、商人、记者、使领馆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目标国家。
经常有新闻报道,说俄罗斯驱逐了美国使领馆个别工作人员,或者驱逐了个别西方记者,指控他们从事与身份不符的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