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美元的操作,实际上就是在吸食世界各国人民的血液。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一方面,美国通过印钞的方式,让国际上流通的美元货币越来越多,这些钱会定向投资到其他国家有大量利益可赚的项目上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热钱,这些钱本质上不是企业的纯商业行为,因为其背后有美国政府的控制。
另一方面,当项目完成,企业赚取到利益后,美联储就可以宣布加息,从而能够让这些钱乖乖地回到美国国内。
这不但让美国人赚得盆满钵满,最为关键的是一旦大量资金撤出,这些国家就会受到严重的金融冲击,市场会瞬间变得极其不稳定,如果是规模较小的国家,有可能经济会陷入严重的衰退,其国家货币的汇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美国如此大量的印钞,难道就不怕通货膨胀吗?怕是怕的,但因为美元在总体流通量中,有约60%的比例在国际上流通,因此,在美国国内没有感受到通货膨胀之前,各国都会首先承受这样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拜登宣布美国要实施新一轮的新冠疫情纾困计划之后,各国央行首先惊觉起来的原因。
对于这样薅羊毛的情况,很多国家是敢怒不敢言的。一方面,他们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本国市场中,帮助国家发展;另一方面,一旦与美国搞僵,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就会变得动乱起来,甚至有的国家还会受到国内动荡的威胁。
就在各国惆怅不前的时候,人民币显示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开始吸引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中国凭借自身的力量,都一一扛过来了,而且不但没有受到较大的冲击,反而经济发展走上了更加全面、健康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越走越强。那么,人民币是如何实现突围的?
2.套路的终点——人民币艰难突围
人民币突围,并不顺利,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尽管美国近年来经济实力开始衰退,但由于其经济总量超大,又有成熟的市场,加之美元特殊的国际地位,使得美国在全球贸易和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依然尚存,而且还是很强大的。
其次,中国想要实现人民币的突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兼容并蓄,一方面,中国的国家信用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依赖于国内稳定的市场环境、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依赖于国际资本对中国投资的效益和水平。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毕竟走的是相对平缓的一条道路,虽然我们希望人民币能够最终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使用货币,但其实这一过程需要世界各国慢慢接受,因为各国也都是要站在本国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的,而人民币的特性是否会全面优于美元,尚需市场本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