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由索罗斯创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的主要功能就是支持在全球各地的与当地公共管理机构持异见的社会团体和其活动,资金主要流向青年活动家、律师,以及纪录片制片人等等。
该基金会自1994年起就设有一个“缅甸项目”,每年向项目捐资约200万美元,项目多支持教育计划和奖学金,同时还包括媒体、出版社、研究所以及“人权机构”在内的100多个非政府组织。但此前也有人批评称,索罗斯在“操纵缅甸政治”。
俄媒称缅甸中资企业遭袭或受外部指使
事件发生后,俄卫星通讯社3月15日报道称,唆使袭击中资企业的,可能是位于西方国家的缅甸人权组织。
该媒体援引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教授纳塔利娅·别克杰米罗娃的分析指出,围绕缅甸发动的这场信息战,当然也有外部参与者参与。“在西方的缅甸人社区非常强大。
当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争权斗争时,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影响力相当大。
当然现在不能排除来自国外的助长暴力的可能。故意散布各种谣言,导致当地人不满情绪加剧。
为此往往使用这样的说法:吸引外国资本,首先是中国资本,会使缅甸企业家的处境恶化,似乎剥夺了人们的就业岗位。这种现象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会遇到。当然外部力量完全有可能扮演一定角色。”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抗议者是为了破坏缅甸经济,以向军政权示威。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阿依达·西蒙妮亚认为,焚烧纺织厂是示威者对军政权而不是缅中关系的打击。阿依达·西蒙妮亚说:“纺织品和资源是缅甸的主要出口商品。
示威者可能会以为,烧掉这些企业可能会使本国的经济状况恶化。这对不择手段推翻军政权的示威者有利。中资企业不过是落入了暴徒手中,这不是某种专门的反华行动。”
事件发生后,中方呼吁缅甸民众合法表达诉求,不被煽动和利用,破坏中缅友好合作。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法组织、分子恶行的积累,真相终会浮出水面。
(责编: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