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远东龙啸:中国在朝鲜演一出什么样的惊天逆袭

作者:
2021-03-22 10:39:17

1949年成立的共和国虽然表面上看破败不堪,但是已经真正意义上的跨入了现代国家门槛,国家行政空前统一,全体国民也拥有了强烈的国家共同体认同。

此时的普通民众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并且相信国家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在战斗,于是人们不仅没有像从前那样提防政府,反而还积极的支援起这场战争。

所以拿历史规律来判断抗美援朝的人当然会大跌眼镜,这场战争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对外战争都完全不同。

这一次,五亿中国人参战了。

1951年6月1日,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

在这场不到一年的捐款运动中:

东北地区捐款6525.08万元,

华北地区捐款6795.06万元,

华东地区捐款21540.67万元,

中南地区捐款13357.84万元,

西南地区捐款4471.22万元,

西北地区捐款1365.41万元,

内蒙古捐款465万元,

其它地区和个人捐款1132.5万元

全国民众共捐款5.565亿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所获金额大大超过原定计划。

也就是说仅靠普通人不到一年的捐款,中国就解决了接近十分之一的战争经费。

当然,光靠捐款还不够,应对战争期间巨大的物质消耗主要还是靠全社会的高强度生产。

当时很多一线工人不得不承受恶劣环境下的辛苦劳动。尽管如此,国民并无怨言,甚至有大量职工自愿义务加班来支持战事。

同时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炒面(志愿军主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华北以及中南各省的群众家家户户开始炒面供应前线,国家总理周恩来亲自下厨示范。

在全体国民不计个人成本全力支援抗美援朝的情况下,截止1951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长15%,粮食产量增长13%,棉花增长71.6%,生猪增长65%,原煤增长39%。

到1952年底的时候,全国各项经济指标就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状况获得了根本的好转。

即使是国际上的经济禁运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中国对外贸易量仅在1952年有所减少,依靠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对外贸易量到1953年又明显增加。

经过整个抗美援朝的三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共增长73.8%,社会总产值增长82.2%,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8倍,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0%。

1953年,大量工业项目开始建设。

中国一边和十七国鏖战,一边创造了全球大国二战后经济恢复速度最快的纪录,并在12年后还清了所有的外债和对内公债,奠定了共和国对内对外的国家信用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战事的发展,军属的政治地位获得空前提高,拥军开始成为全民共识,民众参军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此时国家军队的补充不仅不再像旧时代那样需要“抓丁拉伕”,反而还因为报名者太多而需要进行精挑细选。

朝鲜战争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可能只是电视里的几个新闻报道,但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是捐款,是加班,是支前,是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