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院院士,成为争抢的香饽饽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评选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工作其实很重要,是科技届的大事。做得好,可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学子投身科技事业。
两院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一旦当选,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更崇高的荣誉,更优渥的现实待遇。
国家对院士有特殊的院士津贴,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各地为了引进人才,给了院士开出了很高的待遇。
深圳新引进或新当选的院士,每人可享受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也可选择一套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
后续如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并取得深圳市户籍,即可无偿获得这套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
各个用人单位还会额外给出待遇,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给予全职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每年30万元的人才津贴。
四川省人民医院为引进两院院士开出的条件破了四川省的记录,不低于260万的年薪,500万的一次性安家补助,1000万的科研启动资金。
江苏师范大学为引进的院士高层次人才,提供200平米的过渡住房,每月10万元生活补贴;南京审计学院招聘的院士最高能拿到350万元的购房补贴。
总之,院士都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因为院士在学术界、在重大项目评审、在各种人才评选,在各种经费审批上,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认为那些为祖国科技事业、为全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理应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甚至还可以再好点儿。
但也正是因为院士受到了这样的优待太诱人,院士头衔成了一些东郭先生们觊觎的目标,还有一些人,把院士头衔当成了摇钱树,当成了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法宝。
因此,院士评选,我认为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要求严格,宁缺毋滥;第二,要有价值导向性;第三,防范提防学阀;第四,防止权力和资本的渗透。
什么叫做价值导向性呢?简单来说,国家缺什么,国家哪方面弱,就应该鼓励什么。比如基础学科,集成电路研究,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那么就应该向这方面倾斜。
如果基础学科容易晋升,容易出院士,那么我相信基础学科就能更容易留住顶尖人才,愿意埋头从事基础学科的科研人员会更多。
集成电路领域是我们痛彻心扉的领域,我觉得就可以发布悬赏公告,把任务分解,谁能攻克光刻机哪怕某一核心原理、核心零件、核心材料,都可以当选院士,这就是价值导向。
什么叫防止权力和资本渗透呢?就怕某些科研部门,为了巴结领导,把集体智慧的成果,包装给领导,把不学无术的领导送进院士队伍,让领导名利双收。
资本渗透也是如此。有的人已经脱离科研第一线很久,早就下海经商,早就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早就赚的盆满钵盈,我认为这类人就算是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也不适合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