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伊·莫汉的众多资产中,兰伯西并不算贵重。那时候,大部分印度药企的名声都取决于它们经销的外国药物的名声。兰伯西经销的主要是日本药,在当时评价很低,公司的名望因而很差。
而且,对许可证制度的熟悉并没有帮助他建立一家领先的制药企业。兰伯西没有什么明确的使命或者愿景。它也没有能力生产自己的产品。它是有一家工厂,只能将从别处买来的原料制成药片和胶囊。
有两件事为公司开辟了未来的道路。
1968年,兰伯西取得了制药领域的第一次成功,公司仿制了罗氏公司的安定,取名“Calmpose”,并用19世纪诗人迦利布(Ghlib)的一句名言作为宣传语:“既然死期已经注定,我为什么还整夜睡不着呢?”Calmpose成为印度的第一个“超级品牌”。
意义更为重大的一件事是巴伊·莫汉的长子——帕温德的归来。1967年,他从美国位于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归来,立刻加入了兰伯西公司,他带回了技能和认真追求目标的精神。
和父亲不同,帕温德认为兰伯西必须取得独立。如果公司不能自主生产有效成分并且开展研究,它就无法掌握自身的命运或自家产品的品质。而生产有效成分和开展研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了获得资金,帕温德在1973年推动了公司上市。
虽然帕温德设想将兰伯西塑造成一家全球企业,但世界其他地方对印度的医药仍不看好。美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市场,也是监管最谨慎、最难进入的市场。虽然印度已经在向美国的药企出售有效成分,但成品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也有一些美国人更清楚地看见了未来——帕温德也和他们结成了盟友。
其中一位,名叫阿格尼丝·瓦里斯(Agnes Varis),是精细化学品进口商。1970年,40岁的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阿格瓦化学公司,为外国的生产商代理出售药物成分。她的公司赚了数百万美元,她也成为民主党的重要捐款人,和克林顿夫妇是彼此直呼其名的交情。凭借她的药物知识和高级人脉,瓦里斯帮兰伯西求得了在美国销售成品药的机会。
回到印度,随着公司的扩张,巴伊·莫汉也在努力维持着家庭的和平。1989年,72岁的巴伊·莫汉将产业分给了三个儿子。长子帕温德得到了兰伯西的全部股份,出任兰伯西总经理的他事业蒸蒸日上。
1991年,印度对经济做了自由化改革,废弃了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各经济部门完全向外国投资开放。帕温德更加集中精力推行海外扩张。1995年,兰伯西成为第一家获美国药监局批准为美国市场生产产品的印度药企。到这时,兰伯西的销量已经有五分之四来自海外了。
3
一种品牌药无论生产过程多么复杂、多么困难,都一定有配方可循,比如,混合15分钟,造粒,喷雾,直至原料含水量达到4%,然后再混合30分钟。而生产仿制药却要求想出另外一套配方,速度最好更快,但要产生同样的结果。这种逆向工程就是由有机合成研究员完成的。
其中拉吉夫·马立克就是一位佼佼者。他早年在旁遮普的几家实验室学习,拥有60多项逆向工程的专利。在兰伯西工作的17年间,他一路升到了配方开发和法规事务主任的职位。他还是一个熟悉实验室灾难的老手,比如兰伯西的抗痤疮药物Sotret失去功效时就找了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