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国外媒体曝出一个消息,日本松下电器决定在今年彻底关停光伏电池业务。
松下的光伏电池业务,始于对三洋电机的收购(2009年),成于收购后的业务重组(2011年)。
2011年3月,受到海啸冲击,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日本民众极为担心核电的安全问题。
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给出了高额补贴。松下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光伏电池业务,并一度成为行业龙头。
松下本来发展得好好的,没想到碰到异军突起的中国光伏企业。
2011年是松下崛起的年份,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至暗时刻”。
当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光伏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就是一个“代工厂”。
从国外进口原料、核心配件,利用国内的低成本劳动力,稍作加工,大部分再卖到国外。
凭借规模优势,中国光伏企业创造出很多财富“新(pao)贵(mo)”。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开始勒紧裤腰带,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随之大幅下滑。
在这轮危机中,中国光伏企业倒掉一大半,那些财富新贵们,有人破产,有人跑路。
事实证明,没有核心技术,规模再大,也只是镜花水月。
好在中国足够大,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这样,还有很多像华为那样重视研发的企业。
正式在2011年前后,隆基股份(全称“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单晶硅的全产业链布局。
单晶硅的光电转化效率比多晶硅高,但是,在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其生产成本也高于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