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导弹飞行高度很高,甚至能达到1500公里,即使发生核爆炸,由于在外天空,不会对地面造成威胁。
由于导弹在这一阶段处在自由飞行阶段,弹道相对固定且平稳,有利于精确预测弹头或附带子弹头的飞行弹道。
但设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被誉为航天导弹技术之王,因为它根本不是发射一枚拦截导弹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数个子系统相互依赖、紧密配合,不能有任何纰漏。
比如远程监控雷达,早期预警卫星,高精度测距,高性能拦截火箭,战场指挥系统、目标弹道计算等等。
中段飞行也就是十几分钟时间,其实反映窗口期也就一两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实战压力极大,反应时间极为苛刻,成功率要求极高,要么是100%,要么是0。
本来已经够难了,矛又进化了,还有很多个真假弹头。如何识别真假目标,本身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有多难?很遗憾,中国中段导弹拦截技术,世界倒数第二。因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具有这种能力,倒数第一是美国,美国的成功率还不如中国。
美国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从1999年开始到如今已经进行了20次,但实际成功率只有40%,而中国做到了100%,五次全部成功。
那有没有可能中国报喜不报忧故意隐瞒失败试验呢?这个完全没有可能。第一,美国在太空有3000多颗卫星;第二,导弹在助推阶段肉眼可见,比如这次全国多地网友都看到了祥云。
由于受到导弹发射系统、雷达系统的限制,中段反导主要依靠陆基,舰艇的吨位限制了舰载中段反导技术的发展。陆基中段反导在整个反导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是中坚和核心。
再说末端,末端就是再入段,导弹弹头重新进入大气层,速度为20~30马赫,也就是每秒7000米以上,拦截起来也难如登天。
难上加难的是,现在导弹的弹头都实行多弹头,再入时早已经如同天女散花一样,加大了拦截成本。
而且很可能弹头具有高机动性。比如东方某神秘大国的探月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采用半跳跃式载入,标志着可以随时改变轨道,给拦截带来困难。
东风17在上升段和末段都是蛇形机动,中段是“打水漂”式的不可测机动,再加上高速度,完美地封闭了拦截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