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率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裁和另外十多家中小汽车公司的总裁,乘总统座机“空军1号”飞往东京,推销汽车。
日本答应每年多进口美国车2万辆,总价值100亿美元;同时多进口美国190亿的汽车零部件。日本还签署了买美国牛肉、玻璃、计算机、半导体等11项协议。
日本的妥协,换取了暂时的安宁,但这是老布什的政绩。1993年克林顿上台之后,也要捞取政绩,所以再次掀起了汽车大战,规模更大。
日本也没有选择,1995年自愿给克林顿送上了大蛋糕,进一步向美国扩大开放汽车和零部件市场,而且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第一,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于1996年在日本新建200个汽车销售网点,到2000年再新增1000家。
第二,日本从美国三大巨头进口的汽车数量,由目前的每年5万辆,扩大到2000年至30万辆。同时,日本每年进口价值60亿美元的汽车零配件。
第三,日本在美国投资建设的汽车厂,这些汽车厂必须增加美国零配件的采购,采购额从1994年的170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37.5亿……
最精彩的要数芯片大战。我们前文提到,日本的芯片在1988年达到了世界的91%,美国为了打压日本,采用了各种办法,包括钓鱼执法。
1982年,美国为了打压日本的三菱和日立,让FBI雇员假扮IBM的员工,把IBM的绝密设计资料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
林贤治很快就上钩了,表示还想换取更多的资料。然而这一切都被FBI记录了下来,成了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的铁证,随后FBI公之于众。
1986年春,日本被认定只读存储器倾销;9月,《美日半导体协议》签署,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
这个国外公司就很传神了,似乎美国给全世界争取了权益。但实际上,当时的半导体领域美日垄断了99%,这个20%其实就是美国的份额。
面对美国的诘难,日本只好乖乖跪下了。不过,儿子跪爹不寒碜。然而你以为跪下了就不打你了?错!跪下了打起来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