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惊到了,各大主流媒体新闻头条争相报道,这是第一次有国家明确为碳中和设定时间线。
为什么?因为这个承诺意味着放弃很多传统产业利益,新增长模式会因为一时看不到收益而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所以各国争执不休,不敢出头。
前路艰险,但这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如同燃油汽车一样,人类发展模式在传统能源时代已经走入创新无力的死胡同,而西方国家的技术壁垒、金融霸权、地缘政治优势也已经与能源格局死死绑定,成为最大的阻碍。
关于人类未来,无人知晓的答案,早已藏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未知中。
只有奋力跳出眼下已经僵死的发展形态,中国人才能完成脱胎换骨的逆袭。
在这个前进方向下,才有杀出重围的比亚迪搞刀片电池、打破车规级IGBT芯片垄断、同时攻关最前沿的混动与纯电技术,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个台阶......
一个个中国智造的崛起,恰似行业微观视野下,中华民族的一路风雨、砥砺前行、登攀逆袭。
无论山高路远、海阔天空,皆是巨龙腾飞的起点。
今天,神舟飞船、歼20战机、高铁、5G通信、杂交水稻、干细胞移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等民族之光层出不穷……
从政府到民间,从工业到农业,从国防到民生,今天的中国,高新科技井喷式发展。
这背后是70年来,中国人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内核的传奇。
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加速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星球大战计划”,开始一场全球性高精尖技术的冲刺。
当时的中国,别说去追赶世界尖端,就连最基础的工业部门都难以维持。局座张召忠当年走访过一家上万人断薪三四个月的兵工厂,招待时那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今天他想起来也都是泪。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等四位“两弹一星元勋”联合署名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递交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案头。
如此宏大的战略,考虑到财政的困难,老科学家们苦苦思索,许久后才艰难地提出要2个亿——这个在欧美根本无法启齿的数字,但国家最终硬生生挤出来100个亿的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