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支付宝如约收到了央行出示的“红牌”。
12月15日,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话: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网络存款,属于“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应该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1月15日,正好一个月后,银保监会和央行正式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存量存款业务到期自然结清。
通知还特别补了一刀:非银行互联网平台提供营销、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都不行!
就是断的这么干脆,从今往后,支付宝、腾讯理财、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银行存款,将彻底成为历史。
央行这一板子,银行和支付宝们一起拍,更疼的显然是中小银行,原本借支付宝为自己高息揽储的渠道没了,一下子无米下锅。
而支付宝们挨打也不冤,他们为了赚取千分之二左右的渠道费,助长了中小银行这类超出自身风控能力的网络存款大幅增加,一同将严肃的金融业务,变成了一场流量游戏。
但支付宝的危机远不止于此,蚂蚁事件的余波仍在持续。
二
央行敲打银行,可谓一石二鸟!
1、加快释放高杠杆、高度敏感、高度核心的“三高”金融业务风险。
此前央行给支付宝的借呗、花呗套上紧箍咒,限制的是支付宝利用杠杆放大资产和风险,而叫停互联网存款,则是避免银行利用支付宝等平台作为杠杆,无限制的吸收存款,最终酿成难以收拾的爆雷下场。
可能还有人在质疑,银行将存款搬上支付宝,老百姓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高息存款服务,钱也是存在银行里,出了事还有50万银行存款保险兜底,这三方共赢的买卖,怎么会有事?
实际上事情真大了去了!
且不说这种动辄4%-5%的高息存款,已经干扰到了银行间正常的借贷利率,间接提高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同国家政策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