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20日,拜登将签署12项行政命令,包括撤销针对几个伊斯兰国家的旅行禁令,重返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延长禁止驱逐租客令和暂缓偿还助学贷款令,帮助数千名非法移民儿童与其父母团聚。
拜登还将在就职头10天采取行动,以扭转特朗普一些争议激烈的政策。
等待拜登的不仅是2400万人感染,近40万人去世的严峻抗疫现实,以及美国经济、气候变化及种族不公等危机,还有正在浩浩荡荡赶往美国的中美洲移民们。
比如洪都拉斯的移民队伍就近1万人,他们遭遇新冠病毒和飓风的双重打击,迫切希望逃亡北方。
据说,和特朗普不断收紧美国移民政策相比,拜登将上任第一天就宣布立法,为数百万非法移民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提供新途径。
3
再说“战区”华盛顿。
即便在严密安保之下拜登就职典礼顺利进行,那就意味着国会山、华盛顿甚至全美更多地区从此安全了吗?
不,威胁仍在。美国一位极端主义问题专家吐露了担忧。
美国学者和舆论的判断,大都是特朗普支持者们“举大事”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就职典礼前即便还有游行,但都已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挺特”行动。20日当天发生暴力活动的可能性,也被认为低于1月6日国会山发生骚乱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可能搞事的人,都已经被联邦安全机构盯上了。
但越是这样,越可能让美国民众产生一种错误的安全感:
如果华盛顿的“战时机制”解除了呢?当数以万计的国民警卫队员撤离之后呢?当社交媒体平台、美国大众以及媒体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话题,不再那么提防在社会和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呢?
毕竟,愤怒和极端情绪,仍在网络上积聚。
美媒梳理就职典礼前后网络上的“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