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首辆本地生产的特斯拉电动车就正式开始生产(Model 3)。
高素质的产业工业、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大幅降低的关税成本(中美贸易战),不仅让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快速攀升,还让其成本大幅降低。
本来口碑就不错的特斯拉,在解决产能问题后,收入大幅增长,股价就此一飞冲天。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对中国可说有利有弊。
如此大规模的项目,毫无疑问会创造大量就业、税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比如,双方签署协议时就有过约定,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每年要上缴约22亿元的税收。
特斯拉的存在,也能够推动国内电动车行业的供应链升级。
更重要的是,电动车的快速普及,还能减少我国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而我们国家不缺电。
不可否认的是,实现本地化生产的特斯拉,必定会挤压国产电动车的生存空间。
如果无法在和特斯拉的竞争中活下来,就会面临淘汰。
然而,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上,特斯拉究竟是成为鲶鱼,还是成为”大鲨鱼“,最终取决于国内企业自身的努力。
政府给国内电动车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一点也不比给特斯拉的少,奈何很多企业就是不争气。
躺着吃新能源补贴就能赚钱,自然也没了进取的动力。既然你们不肯努力,国家就找对手来逼你们努力。
在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后,很多行业都会面临类似的竞争。
国家扶持了这么多年,保护了这么多年,现在是时候和全球企业来一场正面较量。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场较量我们必须赢!
X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