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美国火力全开,中国吹响冲锋号,强硬反击!

作者:
2021-01-07 11:59:45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意味着中国具备通硬化路条件但没通公路的建制村数量正式清零。

阿布洛哈村,彝语意思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高山中的深谷”。

以前村民们出山,需要穿着轮胎皮自制鞋,沿着又滑又陡的山路走三个小时,从没入云层的山顶翻出去,落差近2000米,才能到最近的公路。外面物资进山,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驮马,一路乱石滚滚,下雨更是泥沙俱下。

如今,新路通车,村民坐汽车出村只要10分钟,进县城只要2小时,物资更是源源不断汇入这个千年孤村。

新修的公路不长,3.8公里,但沿途却有三条隧道,一座钢桥,才得以穿过悬崖边结构错综复杂的岩层与几百米深的峡谷。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大型施工设备,人力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这也是阿布洛哈村千百年被困在此地的原因。

即使是基建狂魔,在这里动工也需要花废一番功夫。

为了将挖掘机等机械装备降落运到峡谷深处,当地政府专门调来了米格26重型直升机。

这是冷战时期,苏军为了将装甲车、弹道导弹等重装备快速运往前线与偏远地区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直升机——外号“米里光环”。其机身长达40米,载重20多吨,每小时油耗足够喂饱五十台SUV。

几十年来,在切尔诺贝利、汶川地震等等重大事件中,米26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但这次,米26穿越险峻的峡谷,为的只是改变这座仅有150多人,刚刚走出贫困县的彝族小村庄,杀鸡偏要用牛刀。

如果只算经济账,仅仅是出动米26,飞行一个小时就是十几万,往返几次的成本就等于这个小村一年的总收入了。

但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经济问题。

为什么?

2005年,阿布洛哈村有史以来第一所小学升起五星红旗,村民们却聚在一起,向外来的志愿者问了一个令人乍舌的问题:

那是什么旗子?

原来,千百年与世隔绝的环境,没有让这里成为小清新心中的“世外桃源”,反而沦为了“不知魏晋”的现代孤岛。

当时,村里所有年轻人都是文盲,人均收入不到200元,一大家人挤在世世代代的茅草屋,石头房,与牲畜为伍。

从那时起,阿布洛哈就成为了扶贫的重点:

通电通网,新修楼房,再到公路开通,十几年后的阿布洛哈村人是身着民族盛装迎来公开路,少年身穿印着中国China的t恤努力畅想着未来。

通过大规模基建改造自然,同时不断融合全民的根本利益与国家认知,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文明的基础。

从大禹治水建立夏朝开始,兴修水利等等大型基建设施,可以说就是华夏文明之源,进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基建的政治智慧。

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时国家发生大饥荒,但景公却在大修“路寝之台”,没钱赈灾,臣僚非常着急。

关键时刻,大夫晏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大幅增加“路寝之台”招工的数量,并更改设计图纸,将路寝之台增大增宽,并围绕路寝之台修建了很多道路。

增加招工数量,反而给了没钱也没粮食的灾民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