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抱团失败,反被“捆起来打”
一开始,“四国联盟”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合力出击,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框架性决议草案,并四处兜售这项改革计划,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草案要求,安理会成员国数量由现有的15个增加至25个,其中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增加6个席位,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增加4个。为了保证拿到“入常”门票,“四国联盟”甚至在否决权问题上做出让步,暂时放弃否决权。
但很快,印度就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其一,大国限制“入常”名额,“四国联盟”自动转为竞争关系。
“四国联盟”草案出台仅一周后,美国就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只增加2个左右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
美国的方案打乱了“四国联盟”原本的“争常”计划,表面上印度与其他3国友好合作,实则暗地竞争。
日本和德国依赖自身经济实力,以给联合国缴纳的巨额会费为“入常”的资本;对此,印度大打“人口牌”和“民主牌”,强调自身人口优势、经济潜力和广泛代表性,排斥德日的“出资决定”论;而印度的人口优势又招致巴西这个南美人口大国的质疑。
【注:以2004年为例,日本和德国分别是联合国会费的第二大、第三大贡献国,它们缴纳的会费分别占联合国预算的19.4%和8.6%。】
其二,印度本想以捆绑式战术“入常”,却反被“四国联盟”牵住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