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印度入常失败真正内幕,莫迪失算了!
据《印度时报》网站12月22日报道,印度-越南视频峰会于当地时间周一举行。会上,越南重申,“坚决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早在今年6月,印度第8次成功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但其目标远不止于此。9月,莫迪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再提“入常”要求,极力向联合国自荐,可依旧没有结果。
自1990年代以来,印度屡次向联大提出“入常”要求,“争常”的脚步从未停歇。
印度的“入常”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印度还要再等多久?
1
一直想当“老大”
二战结束之际,反法西斯国家开始商讨战后保障国际社会安全的新方案。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
位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的雕塑“打结的手枪”。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有权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强制措施,并赋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安理会决议采取“大国一致原则”且具有强制性。
按理说,当时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并不能作为独立国家签字入联。可苏联为了争取更多席位,要求自己的每个加盟共和国都应获得创始国身份。英美借机讨价还价,最终允许部分非独立国家加入创始国队列。于是,印度也被拉来“充数”,成为联合国51个创始国之一。
1947年,印度独立后,美苏两国剑拔弩张,联合国和安理会沦为双方博弈的竞技场。印度趁机高举“反对强权政治”的旗帜,发起“不结盟”运动,在美、苏之间扮演平衡力量。20世纪50年代,印度借此提高了自己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