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进口芯片3000多亿美元,而且按照每年20%~30%的增长,全面超越石油,成为进口第一大户已成必然。
这样的产业,国家加大投入,实现产业自主化无可厚非,至于说行业有泡沫,任何一个有前景又爆发式增长的行业,都会有泡沫。
重要的是,从顶层设计,到产业支撑,到人才引进,到资金配套,这些站在风口的公司,是否都做好了准备。
截止2020年,上半年,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的24个非一线城市,已签约超过20个半导体项目,签约金额达到了1600亿元。
这其中,也有2015年成立的南京德科码,官宣总投资30亿美金,如今沦落到"欠薪、欠款、欠税"困境,于2020年7月份提交了破产申请。
这样的暴雷与优胜劣汰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只有武汉弘芯的烂尾全国震动?
因为原本,武汉弘芯是离“再创一个“中芯国际””这个口号最近的人。
装备上,在美国和荷兰对华为与中芯国际的光刻机卡脖子的情况下,2019年年底,弘芯半导体斥资5.5亿从ASML拿到了一台7nm光刻机。所以武汉弘芯是国内第一个喊出目标实现7NM制程,并且年产能3万片的厂家。
人才引进上,如果说全国还有哪个团队能够对标台积电和三星,整个中国只有中芯国际的梁孟松团队,以及武汉弘芯的蒋尚义团队。
蒋尚义,作为台积电几十年的技术副总,可以说引领了台积电芯片先进制程的每一次升级。
而武汉弘芯,以3~4倍的薪水,从台积电挖来一百多技术与管理人才,万事俱备。
资金上,武汉弘芯在2017年,就喊出了分两期工程,累计投资1280亿的惊天口号。
正因为最顶级的芯片团队,加上史无前例的巨额投资,使得武汉弘芯成为过去三年,中国芯片界最闪亮的明星。
结果也是最灿烂最先坠落的卫星。
深挖揭秘武汉弘芯的背后骗局,起底幕后投资人之类的,都不是我的主题,资金链断裂已经是现实,厂房与设备也已经竣工,武汉人结合国家战略的产业升级梦也没有熄灭。
武汉弘芯原本还有最后的救命稻草,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只要有蒋尚义以及他的人才团队,武汉总能够引入投资,堵上窟窿,重新扬帆。
但是蒋尚义等不起,他看不到希望,他有了更好的职业选择。
那么砸在武汉人手中的这个烂牌,还有救么?
贰、梁孟松与他的芯片江湖
2019年,蒋尚义离开中芯国际,到筹备期的武汉弘芯,担任CEO,因为厂房还在建设,所以建设期,他只拿薪水,不用做任何工作。
今年,武汉弘芯烂尾。烂尾后,蒋尚义继续领薪水半年,直到觉得武汉弘芯的窟窿堵不上,他选择裸辞。
裸辞后的蒋尚义迎来人生逆袭,回炉中芯国际,成为了中芯国际的副董事长,二把手。
原本中芯国际的三巨头,除了董事长周子学在他之上,联席CEO赵海军、梁孟松将直接向蒋尚义汇报工作。
这其中,梁孟松,是中芯国际过去两年的技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