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战时保障,由于空军只引进了76架苏-30,这个规模相对台伪空军三代机机队来说算不上很大,要想充分发挥“撒手锏”作用,就必须在战时尽可能提升完好率,让更多的飞机能够升空。夸张点说,哪怕战时每个团能多出动一架苏-30,对空军当时的对台战备来说都有着相当高的价值。因此,如何对内容多、周期长的苏-30两年定检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
2002年初,空3师展开了首架苏-30两年定检工作,并于下半年分两批完成了俄方服务保障期满后装备保障的交接,实现了平稳过渡,较快地形成了苏-30一、二级维修保障能力。
作为空军首批换装苏-30的部队,空3师和试训中心在该机两年定检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之后也推广到了第二批换装苏-30的部队。这不仅使得苏-30的两年定检所需工作日下降了一半多,同时在定检工作的检查内容和性能参数录入计算机之后,还方便了飞机日常质量控制和跟踪检查。
以我军当时在保障上的投入水平,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易了,但日趋严峻的战备需求,使得我军还需要尽可能缩短苏-30的再出动时间,也就是争取在战斗中能多出动、早出动哪怕一个架次。
由于在当时的人民空军中,苏-30机载设备最为复杂,外挂品类最为繁多,所以要想缩短再出动时间,不仅必须依靠机务和场务后勤指战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寻找并补上“软件”的短板,“硬件”建设也必须大步跟上。
比如作为第二批换装苏-30的部队,原南京军区空29师和原广州军区空18师下属场站的条件就得到了大幅改善:除了在修理厂厂房内建设了油液分析室、电抗实验室、制导吊舱和火控实验室之外,还在外场新建了公共设备库和外挂库,并在机棚内设置了油井和电源柜,机棚中央新设机务指挥中心,便于机务指挥调度和特情紧急处置,总体满足了应急快速出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