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团队往往会影响一个产业,就像张忠谋之于台积电,任正非之于华为,有些经验自己慢慢积累远不能赶上别人的进步,即使不睡觉,再拼命也没用。
梁孟松就是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才之一。
细看梁孟松的履历,很明显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
他1952年出生于台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还当选了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1993年加入台积电。
他的博士生导师叫胡正明,是世界半导体产业技术泰斗,国际上的微电子物理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55年前,英特尔创始人提出了“摩尔定律”,指每两年,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就翻一倍,性能也翻一倍,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的进步规律。
但问题是,由于材料和设计限制,“摩尔定律”往往过一段时间就遇到了人类能加工的物理极限。
1998年,胡正明发明的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开启了3D晶体管时代,打破了英特尔认为的半导体设计物理极限,被国际广泛采用,荣获2020年IEEE荣誉勋章,被称为“给‘摩尔定律’续命几十年的男人”。
所以他在台积电短短三年,就被称为“台湾第一技术长”,地位非常之高。
而梁孟松作为他的得意门生,是一个把师父的发明与理论进行产业化的关键人物。
入行以来,梁孟松发表技术论文高达350余篇,参与发明的半导体技术专利达181件之多!是负责台积电每一代半导体最先进制程的灵魂人物。
2016年2月,当时中芯国际宣布研发28纳米工艺,但低阶制程良品率只有60%,高阶更只有40%,无法实现盈利。
2017年,梁孟松接手后,发现造成中芯28纳米制程良品率低的原因是,管理效率不高、生产流程拖沓、工序多余。
他亲自领军改革,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低阶28纳米工艺多晶硅制程的良品率从60%大幅提升至85%以上。同时,高阶制程的良品率也翻倍提升至80%以上,可以面向市场盈利。
可惜,中芯还是慢人一步。
因为同时间,台湾联华电子和台积电的工艺制程,要么良品率比你高,要么技术比你先进,中芯的28纳米制程工艺还是没有竞争力,连大陆公司都纷纷把订单给了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