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黄祸论”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在西方社会形成过一次不小的高潮。当时的中国,处于极度弱小的阶段,为什么会在那个时期,形成“黄祸”论呢?
西方那时对中国最大的恐惧,就来源于中国的人口规模。
当时,一个四千万人口的日本,通过西化成为列强。那四万万人口的中国,一旦走上类似的道路,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图景。
那个时代的西方,对中国的情绪,就已经是混杂着优越感和恐惧感的情绪了。
俄国人巴枯宁在大概1875年曾经这么写道:“有些人估计中国有四亿人口,另一些人估计有六亿人口,他们十分拥挤地居住在帝国境内,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大批向外移民……这就是来自东方的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威胁着我们的危险。轻视中国人是错误的。中国人是可怕的...... 此外,中国人已开始熟悉掌握最新式的武器和欧洲人的纪律,他们正把这种纪律和对新武器、新战术的熟悉掌握同中国人的原始的野蛮、没有人道观念、没有爱好自由的本能、奴隶般服从的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再考虑到中国的庞大人口不得不寻找一条出路,你就可以了解来自东方威胁着我们的危险是多么巨大!”
西方对中国的恐惧,首先是人口上。中国的总人口差不多是西方国家人口的总和。一百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1900年欧洲3亿多人口,美国7600万,加上澳加新4亿多人。中国也是4亿多人。现在欧洲7亿多人,美国3亿多,加上澳加新,整个西方世界大概也就12亿人口,中国14亿人。
这个人口规模,一旦用最先进的技术武装起来,爆发出的力量是巨大的。西方恐惧这种力量。当时,西方社会就已经普遍认为中国人是非常优秀的工人了。四亿人的中国转变成工业国家,对当时的西方社会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事情。
2、
1914年,杰克伦敦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无与伦比的入侵》 (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描绘了一个觉醒的中国,以及世界列强是如何毁灭中国的。
杰克伦敦是一个相当知名的美国作家,我看过他的《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海狼》。应该好像语文课本还选过他的小说,也被评价为“进步”作家。
但这篇短篇小说让中国人毛骨悚然。读这篇小说能帮我们了解,西方对一个工业化中国的那种深到骨髓的恐惧。
小说写于1914年,里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颇有预言性质。
首先,小说写到了日本对中国的入侵和干预。这种入侵和干预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在1922年把日本赶出了中国,收回了东北和台湾,韩国也脱离日本。
他笔下的中国非常适应工业化时代,中国工人是最优秀的工人。
在杰克伦敦的笔下是这么描述工业化的中国工人:
“中国在迅速和明显地上升着,可能仅仅因为她的高质量的劳动者。中国人是完美的工人,而且一直如此。在纯粹的工作能力上,世界上没有工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工作于中国人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工作对于中国人就像远洋旅行和冒险对于西方人一样。自由对中国人来说就集中体现在辛苦的劳作。辛苦的耕作和没完没了的劳动是他生活中唯一需要的权力。而中国的觉醒不仅给了其庞大的人口自由和不受限制的劳作手段,而且是最机械和最科学的劳作手段。”
战胜日本后,中国并没有选择扩张,而是选择了和平崛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