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一些媒体张口就来,声称经过数月的冲突,印度失去对中印边境“争议山区”约300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该地区面积约为美国曼哈顿的五倍。
这挑拨手段也是没谁了!
10月底,美印外长防长“2+2会谈”期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美防长埃斯珀,除了用“美国与印度站在一起”之类的话使劲蛊惑印度外,蓬佩奥还不断叫嚷“应对中国威胁”。
美国本色不改,还是那个地球村的“村霸”,惯于扮演黑道一哥角色。
印军在边境和解放军对峙七个月了。
很多人认定印度在冬天来临前必然撤军,但印军偏偏没有后撤,还东拼西凑地准备过冬装备。
中印两军连续举行多轮军长级谈判。第六轮达成的共识是:加强沟通、停止向一线增兵、不单方面改变现地态势、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没有就撤军达成任何一致意见的“共识”,其实就是没有共识。
第七轮军长级谈判连共识都没有了,双方“坦诚、深入和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这是双方大吵特吵的官方语言表达。
原因是印方不断提出无理要求:中方必须限时撤离所有摩擦地点,让印军可以畅行无阻地进出所有巡逻点;中方人员和装备必须设定清晰的撤离时间表;中方率先撤离并脱离接触后,印度才会跟进……
从几个信号来看,印度在做积极的战争准备。
10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美印外长防长“2+2会谈”。双方针对军备、情报、地区关系等多种问题进行磋商,并最终签署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另外,双方还对此前美印签订的《一般军事信息安全协议》、《后勤交流协定备忘录》和《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
这四份协议非常重要,是美国与其盟友的标配协议。美印在军事情报、后勤补给、军事通信、地理空间信息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这意味着双方已是“准盟友”关系。
11月1日,印度国内再曝猛料,印度正将军队和武器装备向印中边境地区和印度洋海域转移。印媒称,印度空军与海军已将注意力转向应对中国带来的现实及明显的威胁。
印军在1962年大败亏输之后,对中印之战进行了反思,代表性的是战时陆军中将与印度军事学院院长撰写的《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反思将印军失败原因归结为三点,其中第二点就是“印军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此次,根据各种消息来看,印度从国际环境、全国反华动员、后勤补给、兵员调动、武器装备等各方面,都做好了战前准备。
印度开战的信号如此明显,20万大军顶风冒雪死赖在边境地区,却按兵不动,一直在用谈判稳住中国,这是印度在等待,等待一个对华开战的时机。
是什么时机呢?就是中美斗法态势和台海局势。如果中美形成对峙状态,如果两岸统一战争爆发,那么印度可能立刻发起对中国的侵占行动。
印度陆军在和解放军对峙中拖延不退。印度海军却跳起来,在印度洋上出动舰艇,目标指向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同时紧拉美日澳等“准盟友”为自己壮胆。
在加勒万河谷对峙时,印度海军的值得关注之处,不是空运数十艘“重型铁壳快艇”至班公湖,对抗解放军的巡逻艇部队,也不是调P-8I“海神”巡逻机给陆军使用,而是它在印度洋上针对中国的排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