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国政府首脑会晤中,菅义伟明确提到:日本期望将越南作为支持自己“印太构想”的重要伙伴。
这个印太构想,对标的正是美国更大范围的对华封锁圈——印太战略。
戎评曾经强调过,南海处于印太战略的锋线位置,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结合部,能否翘起这个支点,事关整个印太战略的成败。按照美国的设想,充当翘起支点的板子应该是盟友菲律宾,但杜特尔特上任后画风急转直下,不再愿意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印太战略一度濒临破产。
对此,美国一方面筹划四国机制介入南海(日印澳美),用军事手段强化对华干扰力(演习和闯关);另一方面寻找新的支点,而在南海拥有更漫长海岸线,又在地区局势上和中国不对付的越南,自然是最佳选择。
应该说,菅义伟此次访问的意义非常重大,他是代表美方阵营和越南交还共同制华的筹码。如果后面程序稳步进行,越南大概率会成为地区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发生在泰国的乱局已经有充分证据表明,是美国借助矛盾在幕后操控:
1、从十月份泰国局势升级开始,推特官方陆续封杀了926个泰国账号,官方的说法是这些账号与军方有关,但实际上主要是内容反对游行示威,表明理性看待问题的声音。
2、黄之锋和罗冠聪等“港独”分子,多次站出来摇旗呐喊,声称要与泰国示威者走在一起。
3、发生在15号的游行示威一改往日较为和平的态势,大量示威者在占领并瘫痪公共目标。还有去中心化的组织行为,统一的着装和指挥,以及借流窜欺骗等战术无一不在向世人诠释,这是当年香港的翻版,这是美国情报组织教案式的街头政治运动!
4、有东南亚媒体爆料称,局势升级前,一个名叫布莱恩·帕特里克·科恩的美国人从香港进入泰国,而这个人就是臭名昭著的“暴徒军师”。
5、如出一辙的污名化摆拍照片。
泰国是中南半岛的核心国家(广义上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西南群岛,后者主要有马来、印尼、菲律宾组成),地缘优势及其显著,西邻缅甸、东接老挝、东南方向与柬埔寨接壤,南边是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对华关系也很不错。
所以在美越关系还没得到改善之前,泰国一直是美国视为中南半岛的压舱石:防止中南半岛亲华国家在地缘上形成一片。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饱受摧残的泰国虽然开始疏远美国,但受制于同盟关系对军方的捆绑,曼谷的立场或多或少还是会偏向美方。不过,随着泰国内部矛盾因经济问题愈发膨胀,中泰关系因共同的利益驱动而更加紧密。
一是产业:这些年,越南通过制华的筹码来换取美方阵营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输出的用意,已是昭然若揭。
不论是出于反制抑或是系统系整合东南亚产业链,都需要中国在临近的中南半岛上打造出一块工业高地(人类命运共同体嘛)。
而以工业出口为导向,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制造业、石油化工有着一定底蕴的泰国无疑是最佳选择。同样的,处于供应链上游,产业生态尤其脆弱的泰国,也需要强大工业国的输出进行更宽泛和更完善的产业链梯度升级。
二是基建:泰国的矛盾,是70%的农民与30%中产者及权贵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要想缩短这个差距,需要为民众谋求更高收入,这就涉及到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
中国成功的方案告诉我们: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所有农民占比较多的国家提升居民收入最快捷的办法,没有之一。
第一、农民本土产品的销售需要公路和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