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向北京伸出橄榄枝”“蔡英文发出了温和声音”“蔡英文呼吁与北京进行 ‘有意义的对话’”……
蔡英文双十讲话的调门突然变软,来得有点猝不及防。
有网友说,蔡英文怂了。
从一些外媒报道看,她的讲话也的确造成了混淆视听的效果。
实际真是如此吗?
1
在昨天的“双十讲话”中,蔡省长谈及台湾抗疫、经济策略、区域合作等多项内容,但毫无疑问,有关两岸问题的表态最受关注。
美欧媒体的观后感几乎一致,都说蔡英文对大陆“语态有些缓和”。
怎么缓和了?
一家德媒特意翻出去年的“双十讲话”,进行细节对比。
比如,一年前的10月10日,蔡在讲话一开始就把矛头对准大陆提出的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言辞激烈。今年呢?讲话通篇都没提及“一国两制”,相反倒是用了将近百字,表达对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期待”。
再如,昨天讲话中出现了“我们不会冒进”“有决心维持两岸的稳定”以及“我们愿意共同促成有意义的对话”等字句,也被认为是蔡“态度软化”的例证。
但一篇浮词虚言的讲话,就能证明蔡当局软了,甚至如有些大陆网友所说的认怂了吗?
当然不能!
那些岛内绿媒和美欧媒体,显然是在帮着渲染蔡英文“向大陆伸出橄榄枝而遭拒绝”,好像责任都在大陆。它们突出讲话中一些所谓“缓和”的表态,却刻意淡化那些字眼基本都有“前提条件”:
比如说着“不会冒进”,紧跟着就是“也会坚守原则”。“愿意对话”前面,也设定了要“在符合对等尊严的原则下”。
两岸重启对话的真正前提是什么?是民进党当局恪守“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
连岛内学者受访时都说,蔡英文随着选举需要调整表态,选前极力高举“联美抗中”大旗,选后说些软话,但只要她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就不可能有交集,很难恢复对话。
再者说了,统一台湾实质就是打掉“台独”势力挟持,使宝岛回归祖国。你就中国一个省,哪来的什么“对等尊严”!
2
大陆的不少两岸问题专家指出,蔡的这次态度软化只是一种策略性的调整,实属形势所迫。
什么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