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正是国家近年来清理闲置宅基地,推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原因。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北京新出台的“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房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当然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防止逆城市化。
201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大概有35%的粮食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是被浪费掉了。很多媒体都转载了这一报道,35%的比例令人震惊。
随便百度一下,我们还能找到如下的数据: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曾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调研发现,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此外,大型聚会浪费则达38%,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
报告指出,经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除了餐饮活动中的浪费,粮食在存储中、加工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
2014年时任国家粮食局副局长的吴子丹曾透露: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
几年后的一篇报道则说:我国农户家庭阶段性储存的粮食每年大约2500亿公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由于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比例在8%左右,核算下来,全年粮食损失浪费大约在400亿斤以上。
无论是700亿斤,还是400亿斤,都是令人瞠目的天文数字。即便按照400亿斤计算,养活1亿人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加工上,由于片面追求“特制”、“精品”,粮食损耗很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曾做过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估计,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
如果我们能把粮食的存储、加工、餐饮等环节的浪费都控制住,中国其实是不需要每年进口的1亿吨大豆的。我们的耕地是够用的,实现粮食完全自给也是有可能的。
从领导人的批示看,未来国家将采取更多措施来推进节约粮食,包括加强立法、监管等。
那么问题来了:由于疫情和中美战略博弈叠加,未来中国会闹粮荒吗?有没有必要多买些粮食?粮食股、食品股未来还有机会吗?
看法是:国家的管控能力比任何时候都强大,这从今年的疫情中就可以看出来。再加上中国有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全球各地开拓了很多渠道,保障粮食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真的缺粮,通过建立临时的“配给”机制,可以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