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因煽动种族屠杀,莫迪被禁止前往美国和欧洲。
但是,他跟特朗普一样,不走寻常路,通过社交媒体,聚集起庞大粉丝。据2019年的统计,在推特、脸书和Instagram三大社交平台,莫迪拥有的粉丝量为1.217亿,超过特朗普的1.044亿,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奥巴马(1.876亿)。
此外,莫迪搞经济有一手,他主政古吉拉特邦时,该邦经济增长率长期雄踞印度各邦之冠,被誉为“印度的广东”。
依靠宗教仇恨和经济成果两大王牌,莫迪在古吉拉特邦选举中三度连任。在其第三次连任后,印度上上下下都意识到,下一任总理非莫迪莫属。很快,欧洲各国取消了他的入境禁令,美国则在莫迪当选总理后,将他请到了白宫。
胜利者不受谴责。
这些标榜民主自由的国家前倨后恭,前脚以正义和人道的名义给莫迪发出限行令,后脚就将煽动种族屠杀的他拥为座上宾,同时选择性地遗忘了那一张张选票上弥漫的血腥味。
2014年5月20日,莫迪封候拜将之时,其座驾行驶到新德里国王大道的国会大楼前,莫迪踏出车门,跪在大楼前,给了台阶深深一吻。
此时的莫迪,意气风发,带领印度人民党赢得了30年来的最大胜利,即将入主新德里马场道7号,总理府。面对泱泱人群,追抚往昔,忍不住哽咽,他提到自己的出身,说自己能当总理,意味着印度的平民百姓已重获自信,翻身做主人。
事实上,莫迪家族的种姓为吠舍,属于三个“再生”种姓之一。从人口数量来看,婆罗门约占印度人口的5%,刹帝利约占4%,吠舍约占2%,三个“再生”种姓人数加起来,只占印度人口的10%。剩下的“一生族”首陀罗,约占人口的45%,“不可接触者”,也就是所谓的贱民,约占人口的18%。
因此,莫迪的成功,绝对算不上底层的逆袭。
在现代印度,由种姓歧视引发的血案,比美国那些频频发生的“黑人歧视”案件更加血腥和令人发指。
1977年7月,比哈尔邦的贝尔奇村,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血案。
该村有百余户人家,富裕且有势力的种姓集团是古尔米人(属于首陀罗),人数占该村总人口的20%,其余人口全为哈利真(不可接触者,贱民)。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哈利真农民向婆罗门地主退佃,引起婆罗门地主的愤怒,他当即就把那个哈利真农民逐出了村子。
村里的哈利真知道后,十分同情这个农民,表示要抵抗婆罗门的势头。由于在人数上处于劣势,这个婆罗门地主十分惶恐,便先下手为强,迫害哈利真。一日,几十个暴徒乘车来到村里,将11名哈利真(包括妇女和儿童)拉到地主门前的广场上,先将10个大人砍去手、脚,投入燃烧的火堆,再将剩下的那名儿童,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这件事轰动整个印度,当时的总理英迪拉·甘地闻讯后,骑大象赶到这里慰问,称此次虐杀为“国耻”。
类似事件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