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北斗“收官之星”推迟发射真相:关键的七天七夜

作者:
2020-06-29 09:53:43

一方面,使用单独的惯性导航,导弹在一千余公里的累计误差能达到十几公里,就算使用“地形匹配制导”辅助修正,如果飞行路径中的地形过于平坦或山脉过多,加之夜间、烟尘和恶劣天气等因素,依旧会影响打击精度。

另一方面,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改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方式提升导航性能,这种单纯依靠元器件性能来提高高精度惯性导航的方法越来越困难。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开始将GPS与惯性导航系统组合使用。

要精准攻击地面固定目标,首先须对目标进行精确的GPS定位。在照相侦察时,用GPS精准确定拍照时刻的轨道位置和高度等,将这些数据作为制导目的数据,或直接装订在制导计算机中,或通过数据链传送给制导计算机,控制导弹飞向预定目标所在区域,再通过成像未制导最后确定目标,实施攻击。

有了GPS,导弹飞行航线的选择也不再依赖地图,也不再受水域和地形特征的制约。

甚至,由于精度提高了,海湾战争中,“战斧”导弹战斗部本来450公斤的重量缩减到320公斤,可携载更多燃料,航程增加50%以上。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宣称由于采用了GPS制导技术,其空中打击能力比海湾战争中提高了6倍,过去摧毁一个目标需要几架次的打击,而现在一架次就能摧毁几个目标。

2

大国“烧钱”竞赛

当然,利器通常相当“烧钱”,美国人为此付出了相当昂贵的代价。

1973年,美国开始研究GPS。由于建成最早。应用范围最广,GPS一度占据霸主位置。

1993年,美国已实现24颗在轨卫星满星运行,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保证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可同时见到4至12颗卫星,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均可实现三维定位、测速和测时。几十年来,美国总共为GPS投入了约300亿美元。

卫星导航系统太重要,即便花费巨大,各国依旧争相投入研发。

苏联1976年开始组建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1995年时建成由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第一次实现卫星信号的全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