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基尼系数达到0.485,创下五十年来最高水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居民的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财富收入增速远超穷人的工薪收入增速。
不论是从1%的占比看抑或是10%的占比看,美国均遥遥领先。1%的人口占据了40%的财富,10%的人口占据了80%的财富。很显然,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
更为严重的是,构成美国社会主要群体的中产阶级,正在不断缩水。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1970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美国社会架构中占比为61%,到1980年时增长到80%。虽然支配的钱远没有富人阶级高,但成长于美国ICT产业革命溢出的经济效益下,生活也算得上十分优越。
但到了2013年,这一比例急剧萎缩到55%以下。到2016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占比只有49.4%。而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比例从25%增加到29%,高收入家庭比例从14%增加到21%。
也就是说,美国社会阶级结构正在从合理的橄榄球状(两端小中间大),转变为具有明显贫富差距的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
但这还只是问题中的一部分。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收入占美国前10%的家庭平均拥有450万美元,中产阶级家庭平均财富为34万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3倍,但在1989年时,这个差距只有7倍!
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美国的阶级固化正在随贫富差距的分化不断加深。
阶级矛盾就是在不断加深的过程中积累的。
那么,是谁造成这种分化的呢?美股!准确的说是美股上面的那些大公司。
据2020年6月最新数据统计,美国市值前十名公司分别是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伯克希尔哈撒韦、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强生公司、埃克森美孚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公司。
十家公司,至少有八家深度参与全球化合作。
由于种种历史因素,美国的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去制造业化去产业化的过程。而制造业是所有行业中,可容纳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去产业化后,美国不仅就业岗位变少了,可获得高薪的岗位也变少了。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模式在大部分时间段内不会掀起什么大风大浪,毕竟美国的金融贷款业务非常发达。
但是,倘若锅下面的火突然加大,上面的水温陡然上升,就会出现大问题。
很显然,疫情就是那把大火!
还贷是其次的,主要是美国家庭储蓄率极低,失去工作后收入来源中断,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在美国打砸抢烧的暴力活动中,不仅充斥着大量白人的身影,甚至还有警察。
因为矛盾的本质不是种族主义,而是由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阶级固化和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