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中国军费调整计划来了!这一项,出乎各国预料

作者:
2020-05-28 11:10:4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董建华执政八年,香港没有承受住阵痛,也失去了第一次救赎自己的机会。此后,凡是有人想提出建造公屋,解决老百姓居住问题的计划,都会引发大规模反对。

既得利益者对房价的深度绑定已经将整个社会推入泥潭,寸步难行。这些既得利益者,就是香港的财团和地产商、拥有住房的中产阶层、免费获得土地的新界原住民和所谓的环保主义者。只不过,1998年香港房价变脸时,其实也是香港彻底解决高房价的机会窗口。只不过,这次机会,最终还是被香港人自己,用“保护香港楼市”的名义,给葬送了。

从此,香港被自我封印,香港的房价被绑架和固化。

与香港不同,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在房地产问题上,却走了一条迥乎不同的路:“居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新加坡房地产业的起点,其实远不如香港:香港的面积比新加坡大出将近4倍。但是现在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是15平方米,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大两倍!

时间回到上世纪50年代!

那时的新加坡住房问题,跟现在香港差不多。50多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里,或是住在临时搭建在肮脏下水道旁的棚屋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一次,李光耀在经过一个正在发生骚乱的街面时,看到一个人从楼上跑下来艰难地把他的电单车搬到楼上去。

这时,李光耀深深认识到:“我深信,如果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住房,国家将会更加稳定。”

要想让老百姓有钱买房,得逼着他们攒钱。新加坡将英国遗留的公积金制度扩大到住房领域,设计了一整套“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强制国民储蓄。新加坡的土地也是国有,但85%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出让,用于开发公共组屋,土地财政收入不足总收入的20%。就这样,新加坡一手抓住房供给,一手抓居民储蓄,用仅占全国用地14%的居住用地,实现了高达91%自有住房率,远超香港的50%自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