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冬天,随着东线苏军顽强的拖住了德军,英法在西线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
但英国财政部顾问及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凯恩斯勋爵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
随着美国的加入,形势快速逆转,战胜纳粹只是个时间问题,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战后经济秩序,为大英帝国争取到最大化的利益,这将是更加长远且重要的事情。
凯恩斯为此忧心忡忡。
昔日统治小半个世界的帝国已经危在旦夕了,海外殖民地所剩无多,国际地位江河日下,更重要的是,为了拿到美国的物资支援,英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被搬空了。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累计向国外提供了高达506亿美元的巨额援助,312亿都给了英国。
凯恩斯已经意识到,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将会成为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思考战后经济秩序的问题,亦或者说,是如何接管世界经济的问题。
负责起草这一计划的是美国财政部长的助理,哈里怀特。
到1944年的夏天,当盟军的舰船叩开了加莱的堡垒,旋风一般解放法国的时候,双方都意识到,这件事应该定下来了。
凯恩斯应罗斯福总统的邀请,前往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共同议定新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这是凯恩斯与怀特的较量。
怀特是不配做凯恩斯对手的。
凯恩斯是高贵的英国绅士,受封勋爵,十年前就是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宾,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其著作《货币通论》与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并称为经济学三大巨作。
而怀特是一个贫困的二代美国移民,自小在父亲的五金店打工,30多岁才考上大学,一生之中甚至没有两篇像样的论文发表,在百科上,甚至都找不到哈里怀特的词条介绍。
而且怀特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
在谈判桌上,凯恩斯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强大的气场压的怀特如同溺水般上不来气,只能言词笨拙的左支右绌,但每每还是落入下风。
凯恩斯提出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下,英国可世界货币占总份额的16%(算上殖民地则是35%)。
凯恩斯的原计划是,保证16%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英镑争取更多的份额。
但是怀特根本不打算让英镑与美元平分霸权,他坚持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
凯恩斯愤怒的形容,“无理的美国人要抠下来大英帝国的眼珠子”!
真正决定谈判结果的胜负手,是桌面以下的国家实力。
所有的牌面都在美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