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都是依靠冷战两大阵营的前线对抗、美国主动的产业转移以及本国强大的人才底蕴。
历史上,美国产业转移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造就了中国制造业崛起。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美国用过剩产能支援欧洲,对抗苏联,美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真正树立了美国超级大国地位。
第二阶段则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为了同苏联对抗,进一步加强了全球军事、金融输出,以实现对附庸国(如德国、日本)的控制。之后随着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这份控制得以固化下来,彻底奠定美国全球霸权。
到了第三阶段,美国在全世界没了对手,产业转移从国家政治考量转为资本利益,各大跨国企业成为了产业转移的主力军。资本为了利益,大规模向全球尤其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占领全球市场,也促成了全球化,构建了全球产业链。
转移中的西方国家惊喜地发现,经过苏联训练过的中国,市场又大,基础设施又好,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又强。资本家们对中国是爱不释手啊,慢慢地,向中国转移的产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了。
都争相陷在中国的温柔乡里,不爱走了。
中国就这样搭上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产业转移的便车,从技术到管理来什么我学什么,不仅给跨国资本集团带来巨额回报,生产出的价廉质优的产品更是大大降低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成本。
正因此,诸多美国大资本家自掏腰包游说美国国会,将中国拉进WTO。
可是,逆转慢慢发生了。
原本资本家的设想很美好,产业转移仅仅是生产环节的转移,核心仍然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里,产业转移只会为美国等国家提供丰富的红利,而不至于威胁自身,各个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而中国,显然预设的就是那个最大的“附庸”。
谁知,西方国家被中国这个怪胎算计了一把,“师夷长技以制夷”,不仅自己渐渐失去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还把中国送上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宝座,让中国成为近百年来唯一逆袭的国家。
04
中国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为什么中国能成为新的甚至是最后的世界制造中心?
与此前两个半制造中心都不同,中国极为特殊,以至于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只会不断巩固,却很难被任何国家夺走。
这些独特的点有很多:
最庞大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劳动力群体和工程师队伍;
最庞大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