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特朗普的老师是谁?竟是2000年前的中国人

作者:
2019-09-17 10:03:44

春秋时期的物流和商业还没有发达到可以用贸易顺差来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地步。《管子》中的故事大多数是由信奉管仲治国方略的战国大V们编出来的,正经史书里并没有相关记录。不过《管子》这本书虽非管仲亲著,但很大程度上诠释和总结了管仲的治国方略:盐铁专营、贫富有度、国准轻重。

这其中“盐铁专营”是管仲首创,对此管仲认为:老百姓喜欢被给予,不喜欢被剥夺,所以要让人民看见政府的恩惠,但不能看见政府的剥削(民予则喜,夺则怒…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所以由国家来垄断盐铁这种国计民生的产业,赚取暴利,远胜过直接向百姓征税。这不禁让人感叹,老祖宗的智慧的确能穿越几千年啊。

其他的诸如“贫富有度“、“国准轻重”等,也都是非常超前的经济思想。两千三百年后,西方的《国富论》才姗姗来迟,中国其实已经在经济制度探索方面开了个好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儒家法家对其推崇备至,比如孔子给予了管仲极高的评价,而诸葛亮还在躬耕南阳时,就自比管仲了。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王朝行进至某个时期,会出现一位像齐桓公那样雄心壮志的英明君主,和一位像管仲那样运筹帷幄的技术官僚,他们一起携手来推进对帝国至关重要的财政改革。如果改革顶住压力顺利推进,那么王朝会迎来中兴;但如果改革失败,王朝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英明君主+技术官僚+财政改革”这套组合,还会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次,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都在历史的轮回当中。

 【提问】:只用财政手段,能打败一个大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