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北大讲堂里,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围攻留辫子的辜鸿铭,辜鸿铭反唇相讥:“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这个“辫子”,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对某样东西的屈服、顺从。我们且不论辜鸿铭这个人到底怎样,电影中的这段台词,是相当了不起的。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很难摆脱心中“无形的辫子”。
辜鸿铭的辫子,是对“传统”、“国学”、“封建文化”留恋;但大名鼎鼎的文学改良领袖胡适先生,难道就没有他的“辫子”吗?有的,是对西方文明的全盘接受、顶礼膜拜、是对日本的恐惧、是对美国生活的迷恋、是建立“低调俱乐部”,劝中国人民和国民政府不要抵抗。
一百多年后,革命早已成功,国家早已解放,社会早已文明进步,但当代人心中就没有“辫子”吗?有的。
当代有一群人,叫做“河殇派”,在1988的时候,他们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做《河殇》,讲的是黄河文明、农耕文明,在根本上就比不上西方海洋文明。他们秉持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否定中华民族在文明史上的成就,把一切,都归功于西方文明,认为西方白人就是比我们优秀,认为我们就是应该被淘汰,成为西方的附庸。
【提问】:这辫子,该怎么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