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有汉密尔顿的奔走疾呼,后有1810年到1812年和1812年到1815年(白宫遭焚毁就发生于此期间)两次美英战争的切肤之痛,使得联邦政府高层在完成工业化方面的决心越发坚定。两次美英战争已经验证了汉密尔顿“不仅财富,而且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看来都与制造业的繁荣有实质性的联系”论述的正确性,没有独立国防体系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灾难。而在英国能够依靠其强大的海军,随时对实力孱弱的美国进行新一轮封锁的背景下,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便有了更加不言自明的迫切性。
1816年,联邦政府颁布《关税法案》,对大麻布、帆布及铜铁等金属制品成品征收20%的关税,对棉花和羊毛制品征收25%的关税。1824年的《关税法案》将进口关税在之前的基础上提高到了30%,并新增了70种产品目录。到1828年,所谓“可恶关税法”更是将羊毛制品的关税率提高到了40%。联邦政府的逐步升级的关税政策,遭到了南方各州的强烈抵制。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商船甚至降半旗以示愤慨,而该州议会也随即宣布联邦政府的关税法案在这个州无效。到1829年,密西西比州和弗吉尼亚州也开始加入抵制关税法案的行列。
联邦政府则于1832年,派遣8艘军舰封锁带头抵制的南卡罗来纳州,以武力迫使南方各州屈服。虽然美国国会在1832年取消了一大批进口货物的关税,但南部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嫌隙却并未就此消弭。南方各州对联邦政府的认同感逐渐下降(虽然原本也并不高)的同时,也开始动用州权挑战联邦政府的权力,南卡罗来纳州公然否定联邦关税法案不过是一个代表性的案例。
双方在经济上的分歧,很快升级到了政治层面,而一旦某个问题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就无可避免的会朝着道德方面发展。需要自由劳动力的北方各州在1781年到1804年之间,已经逐步废除了奴隶制。就工厂而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是远高于种植园的,坚持奴隶制度就意味着无法扩大劳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