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关系的性质
目前,中以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据中国报道,中国对以色列的出口额在1992至2016年期间从1280万美元增长至80亿美元;从以色列进口的中国商品总额从3870万美元增长至30多亿美元。以色列在中国专利申请量从0件增加到如今的700件,并获得了365项专利权。相比之下,中国在以色列获得的专利权加起来只有不到50项。
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在以色列投资的建设项目数量增长迅速,目前至少有69个建设项目具有中资背景。中资在以色列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29亿美元,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合同总额就超过了40亿美元,其中包括港口、隧道、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的投资重点是以色列的农业和技术行业,投资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中以学术合作也在持续升温。截至2016年,以色列在中国已设有四个校区。2015年1月,以色列外交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共同签署了《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中以7+7研究型大学联盟”,促进中以两国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这项计划包括兴建:(1)耗资3亿美元的清华大学与特拉维夫大学交叉创新研究中心;(2)华东师范大学—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3)由吉林大学与本·古里安大学共同创建的中以创新创业中心。此外,2016至2017年期间,中以两国共开展了10多场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