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甜头后,以色列开始采用吸引外商资本、外商联营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军工企业的合作。凭借与一些北约成员国的良好关系,以色列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前辈们”的信任。在那段“蜜月期”,不少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倾囊相授,让以色列迎来了军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法国对以色列实施武器销售禁令,取消了达索集团与以方“幻影”战机的合作项目。一套“组合拳”下来,以色列军工企业一片萧条。此时,以色列人才幡然醒悟: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虽然能借力发展,但不掌握核心技术,时刻都会受制于人。
“蜜月期”戛然而止,他们下定决心,要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减少对国外的依赖。为了专注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以色列不断加大对军工产业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以色列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武器装备,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拉斐尔公司的“突眼”系列导弹、以色列航天工业公司的“费尔康”预警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选择常常只有几次。”人生如此,企业亦然。回顾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发展之路,看似走了借“鸡”生“蛋”的“捷径”,但他们在深刻反思中,校准了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制胜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