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誉为“霹雳火”的国产武装直升机——武直-10一次次在中国军队实兵对抗演习中惊艳亮相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军事权威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国陆军不仅有了飞起来的“翅膀”,还有了全副武装的“牙齿”。
很少有人知道,国产武装直升机走上世界前台的背后,除了潜心攻关的科研团队和精益求精的生产厂家,还有一支常年行走于极限禁区、穿梭在生死边缘的特殊团队——陆军航空兵某试飞大队。
从15年前组建开始,这支部队就一直肩负着促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和国家直升机工业崛起的双重使命。这些年,他们遭遇过大量的空中险情,却每次都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带着宝贵的数据安全返航。“自己的名字能与国家使命联系在一起,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采访中,曾经多次空中历险的大队长姚海忠这样评价自己投身的事业。
2007年仲夏,试飞员张志强和张云磊按计划进行直升机极限旋翼载荷测试试飞时,机体突然剧烈抖动,驾驶杆操纵困难,高度迅速下降。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试飞机组在短短几分钟内,驾驶直升机避开多个居民区,并成功迫降在距机场20公里外的稻田里。现场检查发现,直升机尾部蒙皮多处撕裂,尾传动系统严重损坏,油管断裂、液压油漏光。“再耽误几秒,直升机就可能空中解体!”试飞员的果敢与担当让头发花白的专家泪流满面:这次迫降成功保住了科研成果,更挽救了武直-10这个凝聚多年心血的型号。
“每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试飞员们抖掉满身征尘,又会微笑着继续奋勇驾机起飞。”作为大队政委,陈风华最感自豪的就是试飞员们这种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状态。多年来,试飞员们不仅用心飞越未知世界,更用心推动科研创新。他们在飞行实践中提出的千余条可行性建议,解决了大量影响国产直升机性能品质和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升了国产装备的战技术性能,推动我国直升机工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