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当年,我们站承担着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艰巨任务。那时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完成一条弹道计算要算三次,需两三个小时。为按时保质完成计算任务,我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差不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吃一顿饭。家顾不上了,孩子也顾不上。有一次,我两岁多的小孩患了肺炎,可我工作太忙,顾不上照顾,只好请邻居帮忙送到医院打针治疗。我疼爱孩子,但更爱我们的事业,我知道做母亲的责任,但更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每天晚上去加班时,孩子哭着喊妈妈,但我还是硬着心肠去加班。”宋老一边回忆着一边向记者讲述道。
1970年5月1日晚8点整,包括宋庆元在内的17名科研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随后,在《东方红》乐曲声中,毛主席也登上城楼。“当毛主席、周总理来到我们身边时,总理指着我们高兴地向毛主席介绍说:‘这些是参加发射人造卫星工作的同志。’毛主席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当宋老说到在城楼上的场景时,依旧激动不已。
开水瓶、铁饭盒、大茶缸
老三样日夜陪伴
参与火箭和卫星晶体元器件研制工作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张龙贵说道,他们的工作通俗来讲就是为“东方红一号”打造了坚强的心脏。晶片元器件能够产生固定频率的电信号,通过频率控制手段,就能大展拳脚,如同心脏一样为航天器的各个系统提供频率信号,发挥在航天工程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