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防识区近在眼前?美副防长警告中方强硬回击

新闻出处:
作者:
2016-04-01 14:18:48

  中国南海应主动出击:一软肋可让美乖乖听话

  最近,西方学界有关中国在南海行动的解读不断增多,其中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论调不少,比如有美学者宣称中国南沙岛礁建设背后涉及台海因素,甚至据此推测中国将设南海防空识别区。这种在战略上过度“消费”中国的言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某种程度上在于其迎合乃至配合着美国对外政策需要。很显然,这种论调一经发酵,就可能给两岸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人为“添堵”。

  美国学界创设议题、引领舆情的能力极强,这既源于美国学界深厚的研究积淀和学术基础,也得益于美国的国际话语霸权和传播影响力,这些使得美国长期保持“知识顺差”。凡经美方创设的议题,很容易在全球“走俏”,有时“边角料”也会被做成“主菜”。

  在南海问题上,这类例证就有不少。比如南海航行自*由问题,这在美国智库提出之前根本不是问题,但后来在美国学界“精心烹调”、美国政府“添柴加火”之下,硬是被做成一道符合“美国口味”的“主菜“。这是美国学界创设议题、服务和配合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的鲜明注脚。

南海防识区近在眼前?美副防长警告中方强硬回击

中国南海军事演习

  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海防仓皇,海洋权益屡屡受损,中国作为受害者更注重免于其害,南海九段线、南沙岛礁建设就是海洋维权、防御思想的具体体现。

  问题是西方学界对历史经纬避而不究,而是别有用心加以曲意解读,硬把中国防御之举说成扩张的“罪证”。

南海防识区近在眼前?美副防长警告中方强硬回击

中国海军常规潜艇部队

  照此逻辑,是不是只要战略需要,长城——这一古代中原民族抵御外侵的历史遗存,都能被解读成对外扩张的军事前哨呢?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诸多因素所限,中国学界与美国学界还不能平起平坐,特别是在议题创设和传播引领上。基于这一现实,笔者认为我国学界应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与美方议题有交集、有交锋在所难免,但不可一味跟着美国那些国际级专家学者的逻辑和步调,那样容易在不自觉间成为美国主张的扬声器和传声筒。

经典图片

热门专题

道尼尔 Do 21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的一种双引擎重型轰炸机。该机由道尼尔公司开发,主要用于替代性能已逐渐落后的Do 17型轰炸机。

   详细>>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