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该不该原谅苏哈托?
在1965年军方正式掌权以后,这种政治和经济权利的不平衡愈演愈烈。在苏哈托统治的30多年里,印尼一直实行“集权制下的自由经济”,军方利用专业集团党在议会进行统治,华人政党被解散,不能参与高层决策。华人只能通过社会联系广泛的工商业领袖与当权者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甚至连就业、入学上也有诸多限制。
政治地位的低贱,并没有损害华人在社会经济中的强势。苏哈托上台以后,利用华人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发展印尼经济,尤其是70年代中期,印尼鼓励华人华侨发展制造业,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8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为了吸引华资进入社会建设领域,政府再次对华人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自由政策;90年代初,华人占据了70%以上的大型制造企业,垄断了几乎所有的超市零售业、私人金融业。
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极度不平等,造成了印尼政府和印尼社会对华人的扭曲心态。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便给华人充分的自由,生产源源不竭的社会财富。1998年的“五月暴乱”,则暴露了这种榨取华人财富的方式后面巨大的社会危机。当1997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印尼社会便用更为直接的暴力来谋求财富的迅速再分配,对华人打砸抢烧这种疯狂的形式,宣告了三十年来印尼畸形的华人政策破产。
针对华人的暴行会上升成为印尼社会的集体迷狂,这与印尼近代殖民和独立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之所以排华的罪行一直被遮遮掩掩,是因为排华这一行为本身包含在印尼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之中,即便这种建构伴随着血腥和泪水。
在历次印尼排华中,都有人认为华人是印尼殖民经济的残余。社会财富的巨大不平等,使得多数印尼民众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掌握财富的华人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事实上,华人在独立后只是继承了原有的经济体系,殖民经济的核心部门被印尼政府和军队牢牢把持。华人在商业领域勤奋、努力,并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比起长期从事小农经济的印尼土著民族有不小的优势,所以得以在夹缝之中不断成长。而印尼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危机时,出于转移矛盾的目的,将经济垄断剥削的罪名扔给华人,造成了社会长期以来的偏见和误解。
然而,一切历史都有被反思的机会,一个国家建构的病灶也需要被抽丝剥茧一般地剔除。印尼的排华不是永恒的,但也绝不是偶然的。它只存在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其开始也有其终结。
在经历了1998五月暴乱最后的疯狂一年以后,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尼军政府倒台,印尼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会重建。新总统瓦希德在2000年颁布总统令,废除对华人文教风俗的全面管制,2001年,华人终于得以合法地庆祝新年。更重要的是,华人在政治领域不再遭受歧视,有了参政议政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