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犯人成烫手山芋:蔡英文哀叹没上台就吃大瘪
台湾蓝绿阵营交接进入过渡期,突然杀出两岸“互抢”在第三地涉电信诈骗案的台湾嫌犯,而且接连在肯尼亚和马来西亚两度交手。
据新加坡媒体4月18日报道,肯尼亚案和马来西亚案的处理手法不相同,北京一抓一放,凸显其向国际社会彰显国家主权的能力,同时也放大台湾极为弱势的处境,并暴露出台湾无力制裁台湾人在海外犯罪的问题。
该媒体援引台湾媒体的报道称,肯尼亚强行把45名涉诈骗案的台湾人遣送至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则将20名台湾嫌犯遣送回台,并称涉案另32人也将送回去。
报道称,台湾抢到人,证据却未到手,面对的尴尬局面是,嫌犯下机后因为在台湾无犯罪事证而获释,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民意代表徐永明甚至指责台湾当局法务主管部门未向大陆主动收集事证,严重失职。
台湾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大陆
台湾当局法务主管部门作出反击,不惜直捅问题关键说,依《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例如犯罪情报交换、合作协查、共同侦办、交付证据等,皆需经两岸讨论协商才能进行,台当局法务部门“无权片面决定 ”。
报道称,这看似闹剧的背后,凸显两岸关系极其脆弱而敏感,而诈骗案表面涉及的是司法管辖权的法律问题,但问题核心实为“一个中国”的政治问题。 台湾地区与肯尼亚及马来西亚均无邦交,肯尼亚在北京的要求下,将台湾人遣送至大陆,“一个中国”政策必然是关键因素。而且,倘若诈骗案受害人真的全在大陆,台湾恐也难与大陆争管辖权。
一个中国原则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同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针对肯尼亚案的讲话,明确反映事件绝非单纯的司法问题。他说:“由于这些不法分子在境外从事的犯罪行为,受害人全部为大陆居民,大陆当然有司法管辖权。况且有关国家是我建交国”。
台湾媒体也引述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发言人孙立群称,台法务部门在跨部门会议中指出,2011年起,台湾人若与陆方有法律争议,部分曾押送返台,但须符合“两岸都有受害者”或“透过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侦破”条件,但肯尼亚案的受害人都在大陆,且“非共同侦破,和过去案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