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到了欧盟的拒绝之后,美国就变相推出了“去风险”一说。出于对中国经贸强势的担心与忧虑,欧盟一些国家还真的有所动心。美国在欧盟的代理人冯德莱恩也一度强力推动,可欧盟却在这方面严重的犹豫不决,导致了推动步伐过于缓慢。着急的美国就借着中国电动汽车异军突起之时又推出了一个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去产能”与“去风险”一样,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或者说更具有针对性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脱钩,就是要把中国踢出或屈从于美国把持的国际体系。
这一招还真的挺有效,因为汽车产业一直是欧洲的骄傲与自豪,也是欧洲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电动汽车又代表着未来,被中国夺取了优势,欧洲自然是心有不甘,这也就给了美国实现阴谋的希望,而其代理人冯德莱恩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有了对华加征关税这档子事。
尽管欧盟的担心或忧虑,中国是可以理解的,可这也明显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是强加之罪。维护发展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无动于衷,自然也会反制。
当中国系列反制措施出台之后,一方面是确实打痛了一些欧盟国家;另一方面也确实引发中欧贸易战的风险,这就让欧盟不得不重新考虑事态的严重性了。
其实,欧盟之所以在关税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显然这也是涉及到了法国和德国这两个龙头大哥的地位和利益之争。法国借机在坑德国,而德国则自然是坚决反对,德国是欧盟第一经济大国,其影响力自然也就不一般。
其实,欧盟也应当知道会目前这种局面。一是对逼中国妥协还抱有幻想,二是把关税当作了与中国磋商的手段。
尽管第一阶段磋商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欧盟在美方宣布加征关税生效日期之后也宣布了生效日期,这显然还是逼着中国再一次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