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而外,网络上还流传出以军梅卡瓦坦克被点燃,F-16战斗机被拖车拉着紧急转场,以及以军军用车辆被哈马斯武装缴获的图片和视频。
更重磅的消息来自于晚些时候。一张照片中,两名身着迷彩服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在街上押解着一名中年男子。这名中年男子狼狈不堪,仅仅穿着黑色T恤和短裤,长裤都没有穿。有网友通过照片辨认出了这名中年男子的身份。他是以色列国防军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曾担任过以色列陆军“加沙师”师长,现在已被任命为以军“纵深”部队指挥官。
随后,以色列官方终于承认己方遭受惨重伤亡。对比以往历次巴以冲突,从双方伤亡人数看,这次冲突一开始便已十分惨烈。撇开政治立场,只从军事角度分析,这次哈马斯武装突袭以色列的行动有效的达成了突然性,给以军造成了惨重损失,其中诸多细节值得关注。
以色列作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国家,长期处于阿拉伯国家包围之中,双方因为民族、宗教、领土多重矛盾爆发过数次中东战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以色列自然高度重视情报工作。
其情报机构摩萨德大名鼎鼎,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情报搜集能力丝毫不亚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克格勃,以及英国军情六处。
然而,在这次哈马斯的突袭中,以军毫无防备,这说明以色列情报机构完全没有发现哈马斯的行动企图,未能向以军发出预警。哈马斯武装在这次行动前的保密工作极为优秀。
此外,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修建了大量的隔离设施,以便控制当地巴勒斯坦人,并保障以色列人的安全。也许正是因为有着这些隔离设施,以军才会疏忽大意,认为巴勒斯坦人不能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如何成功打破以军封锁,自然成为这次哈马斯武装突袭成功的关键。
哈马斯武装为了突破以色列人的封锁,进行了海陆空三栖突击,除了使用皮卡、摩托车等常见的交通工具外,还创造性的使用了动力滑翔伞作为载具,从空中突袭以军。联想到近年来亚阿冲突、俄乌战争中,各型号军民用无人机等新型技术设备大放异彩,充分说明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作战指挥不能囿于传统思维裹足不前,而是要时刻关注新技术、新装备对于军事行动的影响。哈马斯武装这次创造性的使用动力滑翔伞正是这种思维的体现。
在这次冲突中,我们还看到了哈马斯武装展示己方火箭炮阵地发射时的场景。他们使用了一种轻便易携的多管火箭炮,从样式上看,很像我们曾经使用过的107毫米火箭炮的升级版,口径为114毫米,使用一个15管的固定式发射装置。这种火箭炮射程短、精度差,在正规作战中难有作为,但特别适合哈马斯武装袭击以色列军营和居民区这类快打快撤、不求精确杀伤的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