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可以注意到上周五监管公布的罚单重点指向蚂蚁集团的合规问题,许多业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未纳入监管轨道,监管部门的介入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风险。根据本次监管公告,过去几年围绕蚂蚁集团产生的一些谣言和污名标签也被澄清。
例如,高利贷标签。此次处罚决定中完全没有提及所谓的高利贷问题,实际上,"花呗"从来就不是高利贷。高利贷的定义主要针对民间借贷行为,一般指年利率超过24%的借贷行为,这部分利率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花呗和借呗首先是合法的消费金融产品,其利率始终在法定范围内。
例如,花呗类似于信用卡服务,有一个月的免息期,只有在选择分期付款或还款时才会产生手续费。而花呗的分期手续费与信用卡相当,甚至更低。另外还有高杠杆标签,蚂蚁集团IPO暂缓那天,自媒体"珍大户"引用了黄奇帆的演讲内容,给蚂蚁集团贴上了"百倍杠杆"的标签。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黄奇帆的话被断章取义了。
黄奇帆在他的书《分析与思考》中揭示了真相:2016年前后,花呗和借呗刚发行ABS(资产证券化)时,证交所并没有设定循环次数的限制,因此企业并未违规。常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中,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进行一次ABS资金循环,通常循环三至四次。而像花呗这样的网络贷款具有高周转效率,一笔债券融资只需要一到两周就能完成循环。这种情况引发了"老革命遇上新问题"的现象,传统的ABS规则不适应于网贷业务。
当时任重庆市领导的黄奇帆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约定网络贷款的ABS循环次数为四次左右。第二,贷款资本金通过银贷放大2.3倍但保持稳定,并将杠杆比例控制在10倍左右,这样30亿元的资本金就能放出300多亿元的贷款。第三,将蚂蚁在重庆的贷款公司的资本金从30多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并分三年逐步实现。
最终,各方对此事达成了共识,相关监管机构完善了体制机制,解决了高杠杆风险问题,重庆地区增加了数百亿元的资本金,使花呗和借呗公司得以恢复运作。因此,所谓的"百倍杠杆"是特定时期出现的问题,在蚂蚁集团计划于2020年上市时已经得到解决,蚂蚁的杠杆水平完全符合行业的正常水平。实际上,这次监管对蚂蚁的处罚决定中,并没有任何与"高杠杆"有关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