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中国龙,驾临东方,惊现一个重大征兆

作者:
2023-06-01 11:07:35

今天要说的是,与龙伴生的气候条件或许又在重现。在辽宁这样的地区,像1934年那样连续降雨四十多天的情形是比较罕见的,今年(明年)有可能就是这种比较极端的气候条件。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初步的数据显示,世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创下了历史新高,自今年4月初以来,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21.1℃,打破了2016年21℃的纪录。新南威尔士大学气象学教授马修表示,(海洋表面)温度在不断升高,打破了纪录,甚至可能即将“超出图表”。而孟加拉湾的海面温度居然达到了惊人的31度!

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2%,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必然对地球的生态带来严峻的影响:

第一,虽然很多人将地球气温的上升归结于温室气体排放,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西汉以前有很多时期的温度都超过今天,甚至隋唐时期的气温都比今天要高,那时可没有什么温室气体排放。今天又有很多人将海洋表面温度的上升归结于温室气体排放,显然过于牵强。本人更愿意相信海洋表面和地表温度的升高(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主要由地球能量的加速释放所导致(当然也与太阳因素有关,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而地震、火山喷发、高温干旱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佐证这一点,源于地震和火山喷发很明确就是地球能量的释放过程,地表温度上升(高温干旱)显然也是地球能量释放的方式之一。

既然海洋表面温度在创出历史新高,就意味着地表温度(很可能是局部、或大部)也很可能会创出历史新高,再考虑到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已经超过55%,这会导致更严重的高温,所以今年需要警惕严重的高温干旱。然后让我们在回忆一下去年我国长江流域的高温干旱。去年是拉尼娜年,拉尼娜的形成机制是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而西太平洋海平面部较东部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此时就会在西太平洋表面形成比正常年份更低的气压,就会形成更强的上升热气流。

副热带高压带的动力成因是,地球在赤道附近接收的热辐射最大,导致出现沿热带辐合带的大量对流,这里的气团上升然后发散,然后受地球偏向力影响,分别向北和南两个方向远离赤道。随着空气向赤道两侧的中纬度地区移动,它会冷却下沉并形成下沉气流,在两个半球的30度平行线附近产生一个高压脊,下沉的空气再次发散,被笼罩的地区就会形成高温酷热。随着夏季的到来,副热带高压带就会西伸北抬,开始影响中国大陆。

由此可见,由于拉尼娜年西太平洋表面海温更高,气压更低上升气流更强,就会形成更强烈的副热带高压带,当它登陆并长时间驻留在一个维度区域时,就会形成强烈的高温和干旱,这就是中国长江流域形成高温干旱的成因(之一)。

今年海平面的温度创出历史新高,意味着赤道附近上升气流更强,副热带高压带也更强,一旦长时间驻留一个维度区域,就很容易形成超过去年强度的高温干旱。5月29日,上海测得逾100年来五月最高气温纪录摄氏36.7度,硬生生将原来的纪录拔高了一度,原来的纪录是1876年、1903年、1915年和2018年创造的35.7度,这种大幅提高气温极值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与此同时南方12个省区超过20个气象站都打破5月最高纪录,浙江丽水达到39.1度,云南昭通巧家达到43度。形成这轮高温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强大的副高开始登陆我国大陆南方。但现在还是五月,还仅仅是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