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的核心就是:将沿海地区的工业向西部转移,防备敌人的入侵。当时,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工业都在沿海地区,一旦发生战争,沿海地区就必然是战场,工业设施很难保存下来。那时,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要得到后方的支援。
如果后方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话,那么战争就会非常的艰难。关于这点,苏联在卫国战争的时候曾受到非常大的教训。苏联的领土面积非常的大,但是人口和工业主要集中在气候和环境比较好的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气候比较恶劣,人口比较稀少,也没有什么工业设施。
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布局,让苏联在希特勒的攻击下,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在德国猛烈的攻击下,斯大林不得不采取措施,将大量工业转移到发展比较差、气候比较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
正是因为这种布局,让苏联的工业保存了下来,在卫国战争的后期,源源不断的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哈秋沙等武器,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64年4月,一份总参作战部提供的“我国经济布局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的战争需要”的报告中说道:我们的主要工业都分布在沿海一带的大城市,一旦发生袭击,中国沿海周边的工业基地都可能会瘫痪,我们必须加强三线的建设。
所谓的“大三线”其实就是指“大后方”。一旦发生战争,无论是在东部、北部、南部,还是在西部,位于中部的“第三线”都可以给一线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设计了两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东部沿海地区一套,西部一套。东部沿海那一套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西部那一套是如何分布的呢?
西部最适合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地方自然是“天府之国”的四川,因为那里不仅仅有广阔的“平原”(四川盆地),而且拥有险峻的高山、湍急的大河、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以,西部那一套工业体系是以四川为主导的——四川建起了以攀枝花钢铁厂为代表的300多个大中型企业,全国38个重要工业部门,四川样样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