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泽连斯基犯了2个和蒋介石一样的错误,很致命

作者:
2023-01-24 14:11:01

败退中国台湾地区后,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老蒋越来越爱总结和反思在大陆失利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国军内部有两个讨论的总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认为主要败于军事,持这种观点是以白崇禧为代表的国军军官;第二方向,是认为主要败于经济,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陈立夫等人。

这两个原因,哪一个是主因,哪一个是次因,其实已经很难分清。但有一点,陈立夫说的是对的:战争是很烧钱的,所以不管仗打得怎么样,经济和民生都是万万不能放松的。

抗战结束后,中国已经到了人众财竭、民不聊生的边缘,老百姓苟延度命。在这个时候,老蒋发动内部,本身就违背了大多数国民的意愿。而在随后的战争过程中,他在经济民生方面的表现则完全可以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无能。

1947年1月27日,国军名将陈诚给蒋介石写了这样一篇呈文:

乃自胜利年余,全国一切人力财力,几以完全脱离生产,致农村凋敝、工业窒息,商业萎缩,生产既以锐减,物价自难平抑,军公人员固饱受生活威胁,全国民众亦无法安其生产。遂使“共匪”得以寻瑕蹈隙,益肆猖獗。故共祸之蔓延,初非单纯之军事问题,而实有社会之因素也。

陈诚的意思其实很明确:后方经济要崩了,前方军事必受影响。

然而,蒋介石一开始对此并不在意,他的说法是:“有人今天喊经济崩溃,实在今年可保险绝无危险。物价高,通货膨胀,为一时现象,绝对有办法!”

也就是说,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要求国民经济为军事绝对让步。而后,随着经济及民生问题越来越严重,他渐渐开始意识到这样下去或许不行。于是,他不断催促前线尽快结束战事。

一时间,一年内、半年内可削平“共匪”,成了老蒋及其诸将演讲时,经常出现的话术。

老蒋以为自己想得很透彻:只要战事一平,我就转过头来搞经济、顾民生。到时候,有的是时间和宣传办法,让现在天天骂我的老百姓转头来支持我。

事情,终究没有按他想要的“剧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