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就是“田氏代齐”。在战国之前,齐国是姜子牙建立的: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嫁给了周武王,是武王姬发的王后,然后姜子牙帮助武王夺得了天下,武王就给了他一块封地,建立了齐国——那时的齐国被称为“姜氏齐国”。然后,齐国被田齐给篡位了,叫做“田氏齐国”,这就是所谓的“田氏代齐”——田氏和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前面说过,在战国之前的西周和春秋时代,在封建制下的每个诸侯国的国君都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采取礼乐制,所以相对比较平静。但是,当出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这就标志着礼乐制度的彻底崩坏,从那以后,诸侯国之间便没有血缘关系了,彼此之间就不像以前那么讲“礼”,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或利益,经常发生战争。于是,中原大地进入了“战国”时代。“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这些诸侯不断的吞并其它诸侯,最后留下了七个最大的诸侯,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战国七雄”。
战国之前周室以礼治天下,战国以力治天下。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瓦釜雷鸣,刀兵四起,人欲横流,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劳者不得息,征夫无家园,妻儿失暖席,鳏寡无所依,道边人悲啼……战国是个乱世,一个疯狂的乱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家在战国时期提出来的。这句话是针对“士”来说的。
上面我们说过“士”是最低等的贵族、最高等的平民(平民下面还有奴隶),“士”的作用就是做官协助大夫、国君和天子。当士没有能力做官的时候,只能“修身”,加强学习;当有能力的时候,就帮助大夫治理“家”;当能力再大一些的时候就帮助国君治理“国”;再大一些的时候,就帮助天子治理“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只有一个天子,一个国只有一个国君,一个家只有一个大夫,士就比较多了。
平民没有读书和做官的权力,天子、国君和大夫都得依靠“士”,所以“士”就成了天下最有实力的群体。当每个“士”都把“平天下”当成最高理想的时候,那么无论中国如何改变,最终必将会统一、必将开疆拓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士族都以“平天下”为己任,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个王朝就是秦王朝!秦,灭了所有的国家,这个时候的秦不能再走回以前的封建老路,否则还会出现战国那样的混乱。
于是,秦终结了封建制!秦王嬴政灭了六国后,天下只有一个国,于是他就把天下和国合成了一体,就有了“国家”。这时嬴政不能再叫“王”了(因为“王”是诸侯国的称呼),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便以“皇帝”自称,于是中国便产生了第一个“皇帝”,所以嬴政又被称为“始皇帝”。